茶餐厅里突然响起热烈的掌声,电视里正播放着回归倒计时,屏幕上的澳门与1997年的香港在时光里相拥。燕明望着墙上"根脉相连"的书法,想起1997年父亲燕平说的话:"回归不是终点,是让文明在传承里新生。"他掏出手机对着怀表拍照,镜头里表盖内侧的刻痕与远处的澳门塔连成直线,左边是百年沧桑的历史,右边是面向未来的眺望。
深夜,燕明跟着联合巡逻队巡查老街。某间老宅的墙缝里,露出半截密信,泛黄的纸页上,黑莲螺旋纹被红笔圈出,与1948年香港查获的密电码属同一体系。"这些是当年黑莲勾结外敌的证据,"穿制服的警员指着破译后的文字,"你看这渗透手法,和现在某些分裂势力的伎俩简直一样。"燕明打开表盖,表盖内侧的直线刻痕与密信上的阴谋路线形成对峙,一条是守护的坚定,一条是破坏的诡谲,在月光下划出楚河汉界。
警员突然指着信末的签名:"这个代号'莲心'的,就是济南恒昌行老板的侄子。"燕明的指尖划过刻痕,突然明白祖父白野留下这条线的深意——回归不仅是领土的完整,更是人心的归向,就像怀表的齿轮,既要循着历史的轨迹,也要向着光明的方向。怀表的齿轮突然发出轻响,表针恰好指向午夜十二点,与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刻分毫不差。
接下来的一个月,燕明跟着文化交流团走访澳门街巷。在亚婆井前地的老屋里,他们发现了1945年爱国人士隐藏的电台,摩斯电码的节奏与怀表录音功能收录的完全一致;在路环的教堂里,清查队找出了黑莲组织伪装成圣经的密电码本,书页空白处的批注与1949年南京查获的如出一辙。最让燕明动容的是,澳门少年宫里,孩子们用3D打印技术复刻的怀表模型,齿轮转动的规律与原版分毫不差——原来传承的方式,会在时代里长出新的枝芽。
冬至那天,澳门历史城区收到一批捐赠的文物,其中一个紫檀木匣里,装着1949年澳门爱国同胞制作的五星红旗。燕明展开褪色的绸缎,边角的莲花刺绣与怀表盖内侧的刻痕属同一针法,红色的染料与1947年济南恒昌行缴获的红墨水成分完全相同。匣底压着一张字条,是当年组织者的笔迹,墨迹已有些斑驳:"莲岛的莲,该向着五星的方向开。"燕明将国旗挂在怀表展柜旁,玻璃映出的光影里,两代人的守护在时光里相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