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关大院的黄桷树刚冒出新芽,豆腐坊的周老汉就扛着半袋黄豆撞开审批科的门,蓝布围裙上的豆腐渣比老马的算盘珠子还碎。高小林正用钢笔尖拨弄搪瓷缸里的茶叶梗,看见黄豆滚得满地都是,突然想起去年审批米糠养鱼时,李大彭说的 "鱼泡比公章圆",现在倒好,黄豆要变成豆腐都得盖满红章。
"高科长!" 周老汉的旱烟袋在腰间晃得叮当响,黄豆从指缝漏出,在地面画出歪扭的太极图,"咱豆腐坊的石膏点不凝固," 他掏出皱巴巴的《传统食品工艺革新申请书》,纸页间夹着块没成型的豆腐,"粮站说黄豆蛋白质含量不达标,得您这儿批 ' 分子结构优化方案 '!"
老马的算盘在桌上敲出懒散的节奏,算珠间卡着周老汉带来的黄豆:"老周," 他摇着蒲扇,扇面上的 "为人民服务" 褪成浅红,"你这是要给黄豆做思想工作?" 周老汉急得直搓手,黄豆在裤兜里沙沙作响:"老马你不懂!" 他展开泛黄的《豆腐脑制作秘本》,"我爷爷的爷爷在清朝就做豆腐,点浆的手法比公章还讲究,现在倒好,说石膏含重金属!"
实习生小五趴在桌上,趁人不注意把黄豆塞进审批机缝,齿轮转动时发出砂纸般的摩擦声:"高科长," 他的凉鞋带子断了,用铁丝捆着,"要是批下来,咱科能每天喝豆腐脑不?" 高小林瞪他一眼,却看见周老汉从麻袋里掏出个粗瓷碗,碗底沉着星星点点的石膏粉:"老周,你这石膏粉比陈股长的放大镜还细?"
"这就是证据!" 周老汉用手指戳了戳碗底,石膏粉跟着晃动,"上个月十五," 他压低声音像在说私房话,"灶王爷托梦给我,说点浆要按《周易》时辰," 他展开皱巴巴的黄历,"卯时泡豆、辰时磨浆、巳时点卤,差一刻都不行!"
新人小李抱着《食品工业标准化手册》凑过来,眼镜片上蒙着黄豆粉:"高科长," 他的笔记本里掉出块碎豆腐,"手册第 87 条写着 ' 豆制品凝固剂需通过 ISO9000 认证 '," 他指着周老汉的石膏粉,"得测钙含量、颗粒度、还有... 黄豆的前世今生!" 周老汉的眼睛亮了:"同志你说得对!" 他拍了拍粗瓷碗,"我这黄豆是祖传的 ' 五月黄 ',光绪年间就种在咱村后山坡,比机关大院的围墙还老!"
审批机突然发出 "咣当" 巨响,小五塞的黄豆把齿轮卡死了。赵师傅扛着擀面杖冲进来,蓝布衫上沾着新蒸的馒头渣:"龟儿子机器," 他对着审批机敲敲打打,"比磨盘还难伺候," 突然盯着周老汉的黄豆,"老周,给咱科磨点豆浆,就用你那 ' 光绪黄 '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