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来的加急电报把机关大院搅得鸡犬不宁。王建国表舅举着电报纸在走廊狂奔,瓜皮帽歪在脑后:"二十箱 ' 怀旧风味冲剂 '!李局,这可是资本主义市场的第一单!" 电报下方的 "加急费" 栏画着三个惊叹号,比赵师傅熬咖喱时撒的辣椒粉还刺眼。
食堂后厨成了临时加工厂。赵师傅戴着张大姐改的 "卫生帽"(实为旧枕套),往粉碎机里倒过期维生素片:"多掺点玉米粉,压片时印上咖喱叶图案 —— 跟真印度神药似的!" 老张趴在粉碎机旁记数,解放鞋边堆着印好 "1962 抗痢秘方" 的牛皮纸袋,油墨味混着维生素的酸苦味,在蒸汽里飘成古怪的云。
"赵师傅," 高小林盯着粉碎机里的粉末,"过期三年的维生素还能吃吗?怕啥!" 赵师傅抹了把额头的汗,围裙上印着 "为人民服务" 和咖喱勺的混搭图案,"当年边境战士吃的比这过期十年的都多,不照样把痢疾吃出国际范?" 他突然压低声音,"再说了,陈主任说了,这叫 ' 变废为宝的革命智慧 '。"
印度寄来的航空包裹在传达室引发围观。高小林拆开封箱带时,老张的搪瓷缸碰在铁皮上:"乖乖,比王建国表舅的走私货还严实!" 里面躺着三个玻璃瓶,瓶底 "1962" 钢印旁刻着细小的咖喱勺,和高小林药箱里的那只分毫不差 —— 只是标签上的梵文这次没写错,端正印着 "SHANGHAI VITAMIN FACTORY"。
省厅经验交流会的礼堂飘着咖喱香。李海山局长的公文包装着 "膳食外交成果":咸菜罐、玉米咖喱粉、还有陈永年连夜伪造的 "国际认证证书"(其实是咖喱厂的促销单页)。当他把罐头举过头顶时,坐在第一排的食品厂代表突然笑出声:"李局长,这钢印是我们梅林厂 1961 年的罐头编号啊!"
礼堂里的吊扇突然停转。陈永年的眼镜片闪过白光,迅速掏出备用方案 —— 张大姐的胜利卤汁。"同志们请看!" 他举起咸菜罐往代表们的搪瓷缸里倒,"这卤汁里融着 1962 年的维生素粉,酸碱中和后能......" 话没说完,张大姐在后台小声提醒:"陈主任,您倒的是昨天的刷锅水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