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食: 腊肉、香肠是主力,签到得来的几听红烧猪肉罐头是硬菜中的硬菜,冷冻空间里还有整只鸡和一条鱼(伪装成“特殊渠道”冷藏货)。
副食:水果罐头(黄桃、桔子)、压缩饼干、奶粉、白糖、糖果、甚至还有一小包可可粉!这些都是边疆难以想象的稀罕物。
烟酒茶:签到得来的几瓶本地白酒(红星二锅头)、两包好烟(大前门)、一小罐茉莉花茶。这是男人间的体面。
其他:崭新的毛巾、袜子、肥皂、甚至还有两套结实的内衣裤(签到生活用品)。
3. 房屋修缮:重点在二舅出生长大的王家庄老屋!林阳拿出钱(系统变现+工资积蓄),交给大舅王建国:“大舅,你回趟王家庄,找德发叔。雇几个靠得住的乡亲,把老屋彻底拾掇拾掇!墙皮掉的地方重新抹上黄泥,刷白了!屋顶漏雨的地方该补的补!院子里的杂草清干净!门窗该修的修!钱不够跟我说!一定要让老屋有个新气象!” 他特别强调:“把屋里屋外的电线检查一遍,换上亮堂的新灯泡!”(签到所得)。
4. 氛围营造: “红纸!买最好的红纸!”林阳对大舅妈张桂兰说,“请村里字写得最好的老先生,写几副最喜庆的对联!再买些红纸,让姥姥和舅妈们剪窗花!老屋和新居都要贴上!要的就是个红红火火,热热闹闹!”
5. 人员安排: 二舅回来的那天,全家人都要回王家庄老屋!机械厂、纺织厂、饭店那边,林阳负责去协调请假。王铁柱 、王招弟、小雨和小虎也要接回来。
每一项任务都分配下去,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。王建国当天就骑着自行车回了王家庄。李秀英和张桂兰开始熬夜赶制新被褥。王周氏翻出了珍藏多年、一直舍不得用的一小包新棉花,絮进了给儿子的新被子里。王老栓则像个监工,天天往老屋跑,看着乡亲们和泥、刷墙、修屋顶,时不时递根烟,叮嘱着“弄结实点”、“刷白点”。
林阳自己则成了最忙碌的人。他利用采购员的身份,频繁“出差”,实则是从空间里合理“转移”物资。他找到陈大厨,用饭店的名义“预定”了部分食材(如蔬菜、豆腐),掩人耳目。他甚至还通过周鹏,弄到了一小卷珍贵的红绸布(说是“内部处理”),准备让姥姥给二舅做件新里衬。
时间在焦灼的期盼和紧锣密鼓的准备中飞快流逝。林阳在堂屋墙上挂着的月份牌上,用红笔在十月底的位置画了一个大大的圈。每过一天,他就划掉一个数字。那个红色的圆圈,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,吸引着全家人的目光,也牵引着一颗颗“归心似箭”的心。二舅归家的倒计时,已然开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