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米:一百文一斗(大通粮行三百文)
当归:五十文一两(同济药铺一两银子)
棉布:一百五十文一匹(锦绣阁五百文)”
价格一出,百姓们轰动了,像潮水一样涌进民用铺,生怕抢不到。
“真这么便宜?”
“给我来两斗米!”
“我要一斤当归!我娘等着熬药!”
玉倾城亲自坐镇,刘晔负责记账,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,却个个笑容满面。
王三、文彦奎得知消息,气得暴跳如雷。
“反了!反了!” 王三在药铺里摔了药罐,“她玉倾城以为开个破铺子,就能跟我斗?涨价!给我涨到二两银子一两当归!我看她能撑多久!”
文彦奎也咬牙切齿:“大米涨到五百文!我就不信,她能一直亏本卖!”
他们以为,民用铺的低价是暂时的,只要自己咬着牙涨价,耗光对方的库存,百姓最终还是得回来求他们。
可他们没想到,民用铺的价格,真的跟着他们“打擂台”——他们涨一分,民用铺就降一分。
王三的当归涨到二两,民用铺就降到四十文;文彦奎的大米涨到五百文,民用铺就降到八十文。
更让他们恐慌的是,民用铺的库存,似乎永远也卖不完。
原来,玉倾城的奏折和龙天策的书信,起了作用。
秦正阳接到奏折,得知睢阳奸商哄抬物价,龙颜大怒,当即下令:“调拨楚州官粮十万石、海州官药五千斤,由淮南节度使刘青亲自押送,驰援睢阳民用铺!”
刘青本就对王三、文彦奎的行径早有耳闻,接到命令,立刻行动。他不仅亲自押船,还在运河沿线严查——果然,截获了三艘王三从外地运来的假药船(里面装的全是草木灰和劣质药材),和五艘文彦奎从山东运来的陈米船(米里掺着沙子,还有霉味)。
“大胆奸商!竟敢用假药、陈米糊弄百姓!” 刘青怒不可遏,下令将所有船只扣押,“这些东西,正好送到民用铺,让百姓看看他们的真面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