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正阳挥了挥手,没让她碰,语气依旧带着余怒:“还能有谁?自然是那个明弈!” 他提起这个名字,就忍不住拔高声音,“这个乡巴佬,简直把朕气死了!他竟敢在朝堂上,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说朕是桀纣之君!你说,他是不是老糊涂了?”
杨皇后没接话,只是安静地看着他,眼神温和,像一汪平静的湖水。她转身走进内室,片刻后再出来时,已换上了一身正式的凤袍——明黄色的锦缎上绣着凤凰朝阳的图案,头戴凤钗,颈挂明珠,虽未施粉黛,却自有一股母仪天下的端庄。
秦正阳愣住了,不明白她为何突然换上朝服。
只见杨皇后走到他面前,整理了一下凤袍的裙摆,然后对着他,规规矩矩地跪了下去,额头触地,声音清晰而郑重:“臣妾,恭喜陛下。”
“……” 秦正阳彻底懵了。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妻子,大脑一片空白,像是没听清她的话,“你恭喜我什么?”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,又气又笑,“我都快被那个老东西气炸了,寝食难安,你还恭喜我?”
杨皇后抬起头,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,眼神却异常认真:“陛下,明弈老臣,敢于在朝堂之上,直言冒犯陛下,说那些‘大不敬’的话,难道不是因为他心里装着大唐,装着百姓,装着陛下吗?”
“他若想保全自己,大可像其他人一样,沉默不言,甚至跟着费相一起称颂‘陛下圣明’。可他没有。” 她语气缓缓,却字字珠玑,“他八十岁了,半截身子埋进土里,还敢冒着触怒龙颜、丢官罢职的风险,说那些逆耳忠言,只因他觉得陛下是能听进真话的君主,觉得大唐不能走歪路。”
“这样的臣子,是良臣,是忠臣,是大唐的福气。” 杨皇后的目光清澈而坚定,“陛下能得到这样的良臣,大唐能有这样敢于直谏的臣子,难道不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吗?臣妾难道不该恭喜陛下吗?”
秦正阳怔住了。
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妻子,听着她的话,那些被怒气掩盖的理智,一点点回笼。
是啊。明弈若不是忠臣,何必冒着杀头的风险骂他?若不是信他,何必用那样激烈的方式逼他清醒?历朝历代,多少皇帝想听一句真话而不得,多少朝堂被阿谀奉承的声音淹没。自己虽被骂得难堪,却有这样一位敢说真话的老臣,这难道不是幸运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