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阳推开家门时,傍晚的霞光正从阳台的玻璃窗斜切进来,在地板上拖出一道长长的橘色光斑。屋里静得很,没有妈妈平时在厨房切菜的“咚咚”声,也没有她坐在沙发上织毛衣时,毛线针碰撞的“哒哒”声,只有玄关柜上那盏妈妈最喜欢的青花瓷台灯,还亮着一圈暖黄的光——早上出门时他特意没关,想着这样回来时,屋里能多些人气。
他换鞋时,手指不小心碰到了鞋柜上妈妈的棉拖鞋。拖鞋是红色的,鞋头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,是去年冬天妈妈特意让二姐帮忙买的,说“红色喜庆,穿着暖和”。林阳把拖鞋拿起来,轻轻掸了掸上面的浮尘,又放回原位,鞋尖朝着门口的方向——就像妈妈平时在家时那样,随时等着换鞋进门。
客厅里的沙发上,还搭着妈妈没织完的毛衣。米白色的毛线团滚在沙发角落,织了一半的衣身摊在扶手上,针脚细密又整齐。林阳走过去,拿起毛衣贴在脸上,还能闻到淡淡的肥皂香——那是妈妈上周刚洗过的味道。他想起妈妈织毛衣时的样子,坐在沙发上,脚边放着暖手宝,一边织一边跟他说:“阳阳,等过年给你穿这件新毛衣,咱们去拍张全家福。”可现在,毛衣还没织完,妈妈却在医院里,今年的全家福,怕是要在ICU门口拍了。
他走到厨房,打开冰箱,里面还剩着妈妈术前买的青菜和鸡蛋。青菜有点蔫了,鸡蛋放在保鲜盒里,整整齐齐的。妈妈平时最爱惜粮食,从不浪费,要是她在家,肯定会把蔫了的青菜做成蔬菜汤,鸡蛋炒成蛋炒饭。林阳叹了口气,把青菜拿出来,打算明天早上煮面条时用,又把鸡蛋放回冰箱,心里想着:等妈妈出院回来,再给她做鸡蛋羹,她最喜欢吃了。
就在这时,手机响了,屏幕上跳出“爸爸”两个字。林阳赶紧接起电话,手指都有点慌,生怕是医院有什么事。“阳阳,到家了没?”爸爸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,带着点沙哑,还有刚放松下来的疲惫——早上在ICU门口,爸爸一直紧绷着神经,现在大概是回到病房休息了,声音里才多了点倦意。
“爸,我到了,刚换完鞋。”林阳走到客厅,坐在妈妈常坐的那把沙发椅上,手里还攥着那团米白色的毛线,“您呢?在医院吃晚饭了吗?”
“吃了,你大姑给带的饺子,韭菜鸡蛋馅的,你妈平时爱吃的那种。”爸爸顿了顿,又说,“我刚去ICU门口问了护士,你妈下午又喝了点小米粥,还跟护士说了两句话,精神头比上午好多了。”
林阳心里一暖,嘴角忍不住扬了扬:“那就好,妈能吃东西就好。”
“你妈还特意跟护士说,让我给你打电话,别让你惦念。”爸爸的声音低了些,“她说快过年了,单位肯定忙,让你别请假了,把班上完,等她能探视了,你再去医院就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