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阳有点惊讶。政法大学是他当年高考的目标,差了三十分没考上,他一直觉得能去那的都是天之骄子,怎么会来卖保险?
午休时,培训室的人涌到楼下的快餐店,林阳和周明找了个角落的桌子,各啃着一个汉堡。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玻璃上,周明突然开口:"你是不是觉得我挺离谱?法学毕业来卖保险。"
林阳咽下嘴里的生菜:"没有,就是...有点好奇。"
"好奇我为啥没当律师?"周明笑了,嘴角扯出点疲惫的纹路,"考了两次法考,过了。但想进律所?要么有关系,要么熬三年助理,一个月两千块,连房租都不够。"他咬了口汉堡,肉汁滴在牛仔裤上,"我爸妈都是工人,没人脉,只能考公。"
"考公不是挺好吗?"林阳想起三婶总说"铁饭碗最稳当"。
"好啥呀。"周明的手指在桌面上划着圈,"笔试我次次前三,申论能写出花来,可一到面试就歇菜。"他抬起头,眼睛里有点红,"第一次是区法院的岗位,进去看见七个面试官盯着我,问'你觉得司法公正和人情社会怎么平衡',我张口就来'法理大于人情',结果分数垫底。"
"第二次呢?"林阳追问。
"第二次报的街道办,"周明灌了口可乐,气泡在喉咙里炸开,"面试题是'怎么调解邻里纠纷',我搬了一堆法条,说'根据《民法典》第XX条',考官当场就皱眉了,说'我们要的是会干活的,不是背法条的'。"他把可乐罐捏扁,"两次面试,都是笔试第一,面试倒数第一。"
林阳沉默了。他想起自己在招聘会上磕磕巴巴的样子,突然有点理解——不是所有知识都能转化成生存技能,就像他学了四年中文,却连篇火锅店推文都写不明白,周明背得滚瓜烂熟的法条,到了面试场上却成了"书呆子"的证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