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顿了顿,看着眼前两个晒得有点黑,但眼神发亮的年轻人,忽然笑了:“这样吧,咱们先说好——等你们毕了业,要是还想在餐饮这行试试,只要我这‘宝岛风味’还开着,你们就过来,我这儿店长的位置,给你们留着。”
“真的?!”张浩一下子提高了音量,眼睛里像点了灯。林阳也愣住了,他从没想过一份暑假兼职,能换来这样沉甸甸的期许。那些分手后的低落和迷茫,在这一刻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认可冲散了些,心里某个角落变得温热起来。
离别的时候,老板坚持要和他们合影。他找出店里那台老掉牙的数码相机,让他们站在店门口的招牌下。林阳和张浩并排站着,手里还捏着那个装着工资的信封,脸上是有点拘谨又难掩兴奋的笑。老板站在中间, arm 搭在他们肩上,三个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,投在贴满菜单海报的玻璃门上。
“咔嚓”一声,快门按下的瞬间,林阳忽然闻到了自己T恤上还没散去的炸油味,混合着张浩身上淡淡的洗衣粉香。他想起第一次来面试时,自己紧张得把“蚵仔煎”说成“蚵仔炸”,老板笑得前仰后合的样子。
简单的告别后,林阳和张浩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。路灯次第亮起,把他们的影子拉得时而交叠,时而分开。
“阳子,”张浩忽然说,“你说老板那话是不是认真的?当店长哎。”
林阳看着手里的钱,又想起老板说营业额时眼里的光,点了点头:“我觉得是。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这钱,比我想的多太多了。”
“多的不是钱,”张浩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是咱这俩月没白干。”
是啊,没白干。林阳心里默念着。那些在灶台前被油星烫出的小疤,那些为了省时间一路小跑送外卖的午后,那些和张浩一起蹲在地上研究怎么把卤蛋煮得更入味的夜晚,此刻都化作了掌心里实实在在的温度。
很多年后,林阳每次回大港的老房子,总会在书桌前的玻璃板下看到那张照片。照片里的三个人笑得一脸灿烂,背景里“宝岛风味”的红色招牌还很新。照片边角有点泛黄,但被擦得干干净净,没有一点灰尘。就像那个夏末的傍晚,汗水、炸物的香气和突如其来的期许,都被完好地封存在了记忆里,每次想起,都带着一股暖烘烘的烟火气,熨帖着往后那些需要勇气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