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年时,尔泰与塞娅常坐在布达拉宫的观景台。望着山下熙熙攘攘的商队、书院中追逐的孩童,塞娅将头靠在他肩上:"你说,我们的故事,会被记多久?"
尔泰抚摸着她斑白的发,指向天际日月同辉的奇景:"直到雪山消融,江河干涸。"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声,那是新编的民谣,唱着"汉家儿郎藏家女,共守明月照山河"。
多年后,达瓦央金已出落得亭亭玉立。她带着书院学子们精心抄写的《论语》和藏文典籍,踏上前往中原的交流之路。当她踏入繁华的京城,那热闹的街市、巍峨的宫殿让她目不暇接。
在一次文人雅集上,达瓦央金结识了一位才情出众的汉族公子。两人相谈甚欢,从诗词歌赋聊到汉藏文化的差异与交融。公子被达瓦央金的独特气质和渊博学识所吸引,而达瓦央金也欣赏公子的儒雅风度。
随着相处,两人情愫渐生。达瓦央金将这段感情写信告知父母,塞娅和尔泰既欣慰又有些担忧。他们决定亲自前往中原,看看这位让女儿倾心的公子。在京城的相见十分愉快,公子的真诚和才华让塞娅和尔泰放下心来。最终,在两族众人的祝福下,达瓦央金与公子喜结连理,延续着汉藏之间美好的缘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