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瓦央金十二岁那年,带着中原私塾先生赠送的《千字文》,骑着小马穿梭在转经筒林立的街巷。她脖颈间晃动的九眼天珠与腰间汉绣香囊相映成趣,引得老人们纷纷驻足——这孩子既有塞娅的明艳果敢,又带着尔泰的温润书卷气。
这一年,乾隆下旨开通"雪域商驿",尔泰作为大清特使重返京城。当马车驶入紫禁城,他望着熟悉的宫墙,恍惚间又看见那个总爱闯祸的小燕子。永琪带着妻儿前来相见,酒过三巡,永琪突然握住他的手:"尔泰,当年若不是你......"
"都过去了。"尔泰望向御花园方向,那里的老槐树又抽出新芽,"如今两族通商、文化交融,不正是我们所求?"说着,他取出塞娅托带的唐卡,画中雪域风光与江南山水奇妙融合,乾隆看后龙颜大悦,当即下令将其悬挂于乾清宫。
回到西藏后,尔泰与塞娅在拉萨河畔建起"汉藏书院"。白天,藏族孩童诵读《三字经》的朗朗声与梵呗诵经声交织;夜晚,汉族商队的年轻人跟着老喇嘛学习藏医脉诊。塞娅亲自设计的藏书阁里,《格萨尔王传》与《资治通鉴》整齐排列,檐角铜铃随风轻响,仿佛在诉说文明的对话。
某个暴雨倾盆的深夜,书院后山突发泥石流。塞娅抄起皮鞭就要冲出去,却被尔泰拽住:"你带人疏散村民,我去引开洪流!"他带着工匠们用中原的筑堤之法,在河道旁挖出泄洪渠,浑身沾满泥浆却死死守住最后一道防线。当塞娅找到他时,只见他瘫坐在泥泞中,却仍紧紧护着怀里藏族孩子们送的护身符。
"你不要命了?!"塞娅又急又气,眼泪混着雨水落下。尔泰却笑着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——是他托人从京城带来的桂花糕,虽然早已被雨水浸透,"答应过要带你尝遍天下美食,可不能食言。"
他们的故事传到中原,被编成皮影戏《雪域良缘》。戏班巡演到西藏时,塞娅带着族人坐在篝火旁观看,当看到剧中"尔泰护妻"的桥段,她故意用手肘撞了撞身旁的丈夫:"演得可比你英勇多了。"尔泰揽过她的肩,在跳动的火光中轻声说:"我的英勇,只为护你一人周全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