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织空者残留的意识在回应。”灰羽的记忆沙粒剧烈震颤,与褶皱中的嗡鸣产生共振,“他们的意识并未完全消散,而是化作了褶皱的一部分,仍在执着地想要缝合这些‘伤口’。”
协变之种的光流突然被一股力量牵引,拉向褶皱的中心。林深顺着光流望去,那里悬浮着一块巨大的“时空晶体”,晶体中封存着织空者文明最后的时刻:他们的母星被褶皱吞噬,临终前,整个种族将意识注入晶体,希望后来者能完成他们的“修复使命”。
“他们的执念正在加剧褶皱的混乱。”苏璃的暗能量触须缠绕住晶体,感受到其中蕴含的“非此即彼”的思维——要么完美缝合,要么彻底毁灭,没有中间的可能,“就像用蛮力拉扯伤口,只会让它撕裂得更厉害。”
艾拉将机械共生体与时空晶体连接,输入“启明号”在概率之海学到的“可能性法则”。晶体中的织空者意识开始躁动,他们的“修复方案”与可能性法则产生激烈的碰撞,晶体表面浮现出两种未来:强行缝合导致褶皱爆炸,波及周围星域;接纳褶皱的存在,让碎片在动态平衡中共存。
“看这里!”艾拉放大晶体中的一个细节,“织空者的编织网技术,本质上是‘连接不同时空’的能力,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向——不是为了缝合,是为了让碎片相互看见。”
林深引导协变之种的光流,将织空者的编织网技术与概率之海的“共振选择”结合。光流在褶皱中织出一张弹性的网,这张网没有试图固定时空,而是像蹦床般允许褶皱自由伸缩,同时让每个封存的碎片都能通过网的震动感知到彼此。
当第一颗“故事星尘”与“情绪星球”的碎片通过网产生共鸣,星尘中未讲完的故事突然有了结局——正是情绪星球的生物在悲伤时写下的诗篇。这种共鸣像涟漪般扩散,反向演化的世界从单细胞生物那里获得了新的简化灵感,中子星的冷寂与星云的灼热在网中交融,诞生出温和的能量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