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轱辘摆摆手:"我这破锣嗓子哪能唱歌。"但架不住弹幕里刷屏的请求,他还是清了清嗓子,唱起了年轻时和李青常唱的那首《梨花谣》。
沙哑却充满感情的歌声在直播间回荡,观看人数再次飙升。沈雅琴站在镜头外,望着王轱辘专注的侧脸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两个小时的直播结束后,统计数据显示观看人次超过五十万,梨膏糖订单量达到了平时一个月的销量。合作社的员工们欢呼雀跃,只有王轱辘坐在轮椅上,显得有些疲惫。
"爸,您太棒了!"梨叶兴奋地蹲在父亲身边,"咱们的梨膏糖一下子成了网红产品!"
菌生也凑过来:"县电商办刚打电话来,说要请爸当乡村振兴代言人!"
王轱辘摇摇头:"我就是讲了点实话,哪值得这么大动静。"他转向沈雅琴,"雅琴,我有点累了,想回去歇会儿。"
沈雅琴会意,推着轮椅往外走:"你们忙吧,我送他回去休息。"
回家的路上,两人都没说话。直到进了院子,王轱辘才开口:我刚才讲李青的事,您没往心里去吧?"
沈雅琴把轮椅停在梨树下,轻轻摘去王轱辘肩头的一片落叶:"傻话,李青是我闺女,你念着她,我高兴还来不及呢。"
王轱辘握住沈雅琴粗糙的手:"这些年要不是您,我早垮了。您和李青,都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人。"
沈雅琴别过脸去,声音有些发颤:"行了行了,老都老了还说这些肉麻话。我去给你熬碗梨汤,润润嗓子。"
下午,王轱辘小睡醒来,发现院子里热闹非凡。李大勇带着几个村民正往车上装梨膏糖的包裹,梨叶和菌生则忙着接听源源不断的订货电话。
"爸,您醒啦!"梨叶举着手机跑过来,"省电视台看到直播视频,想给您做个专访!还有好几家连锁超市想谈合作!"
王轱辘有些茫然:"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事?"
李大勇擦着汗走过来:"老王,你现在可是名人了!我闺女在省城上班,说你的视频都上热搜了!"
接下来的日子,青山村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。电视台的采访车、电商平台的考察团、慕名而来的游客,络绎不绝。合作社的院子里天天挤满了人,民宿的房间提前一个月就被预订一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