痈疽辫晕歌
真晕应知非肿痕,疮旁形状若红筋,脏腑蕴受锐毒发,三晕可愈五伤身。
【注释】民间习惯把肿起的痕迹称作“晕”,但这并非真正的“晕”。真正的“晕”出现在疮口的旁边,形状如同红色的筋脉,都是由于脏腑蕴积了强烈的毒邪而形成的。如果出现两三个“晕”,病症还可以治疗;要是出现五个“晕”,就很难医治了。
内消治法歌
内消表散有奇功,脉证俱实用最灵,脉证俱虚宜兼补,发渴便秘贵疏通。清热解毒活气血,更看部位属何经,主治随加引经药,毒消肌肉自然平。
【注释】经典中说:发表的方剂不应避用热性药物。又说:通过发汗的方法可以使疮疡痊愈。所以说内消和表散的治法有着奇特功效。不过,只有脉象和症状都表现为实症的患者,才可以使用这些方法。倘若脉象和症状都显示为虚证,就应当兼顾补益之法。如果患者出现口渴、便秘的症状,必须赶紧使用疏导通行的药物,不可一概施用表散的方剂。痈疽都是由于气血凝结,火毒过于强盛所导致的。因此治疗应以清热解毒、行气活血为主。更需要详细查看病症所在部位,明确属于哪条经络,然后使用引经药物进行治疗,这样肿痛自然会消除,肌肉也会恢复平整。
内托治法歌
已成不起更无脓,坚硬不赤或不疼,脓少清稀口不敛,大补气血调卫荣,佐以祛毒行滞品,寒加温热御寒风,肿消脓出腐肉脱,新生口敛内托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