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陈五苓散
茵陈蒿 赤苓 猪苓 泽泻 白术(土炒) 肉桂
以灯心草作为药引,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煮,煎好后服用药汤。
(方歌)茵陈五苓治黄病,利水除湿有奇功,术苓泽泻猪苓桂,茵陈加入便自清。
阴黄
阴黄大多是由其他病症转变而来,因脾湿与肾寒,脾肾两亏而产生。温脾去黄用茵陈理中汤治疗,温肾去黄用茵陈四逆汤治疗。
【注释】阴黄这种病症,是由于脾脏有湿、肾脏虚寒,脾肾两脏亏虚而形成的,这是很危险的证候。通过温脾来去除黄疸,用理中汤加上茵陈来主治;通过温肾来去除黄疸,用茵陈四逆汤来主治。
茵陈理中汤(方剂见“不乳”相关内容)。
茵陈四逆汤
附子(制) 干姜 茵陈蒿 甘草(炙)
加水煎煮后服用。
(方歌)茵陈四逆汤,附子共干姜,茵陈炙甘草,黄消病渐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