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肿总括
水肿病症都与脾经和肺经相关,由肺引起的会气喘,由脾导致的会腹胀,对此要分辨清楚。上身水肿多因风邪,适合用发汗之法消散;下身水肿多因湿邪,适合利水渗湿。全身水肿的,需发汗与利水兼用。若水肿伴有气喘,要驱逐肺中积水;伴有腹胀,要攻下脾内水邪。还需分辨阳水与阴水,攻泻、温补之法贵在灵活运用。
【注释】小儿水肿,都是因为水液停聚在脾肺两条经络。水液停聚在胸中就会气喘,停聚在膈下就会腹胀,其中水肿部位的差异,不能不仔细观察。比如水肿出现在腰部以上,多是风邪所致,治疗方法适宜发汗;水肿出现在腰部以下,多因湿邪,治疗方法适宜利水;若全身上下都出现水肿,是风邪与湿邪同时侵犯,治疗方法就应发汗与利水同时进行。水肿且气喘不能平卧的,适宜驱逐肺中的水饮;水肿且腹部胀满、大便秘结的,适宜攻下脾中的水邪。水肿从腹部开始蔓延到四肢的,病情尚可治疗;水肿从四肢开始蔓延到腹部的,病情较为难治。然而,水肿又有阳水和阴水的区别,必须详细辨别。阳水属于实证,治疗方法适宜攻逐泻下;阴水属于虚证,治疗方法适宜温补。根据具体病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,自然会有疗效。
风水肿
水肿出现在身体上部是由于风邪引发,应当赶紧发汗,不能耽搁。在越婢汤中加入苍术,发过汗后水肿完全消除,疾病就可痊愈。
【注释】上身水肿,指的是从头部、面部、肩部、手臂一直到腰间都出现肿胀。这种水肿是因为外感风邪导致,按照治疗原则,通过发汗就可治愈,这就是经典中所说的“开鬼门”(即发汗法),用越婢加苍术汤来进行治疗。
越婢汤
麻黄 石膏(煅) 甘草(生) 苍术(米泔水浸)
加水煎煮后服用。
(方歌)越婢汤治风水肿,麻黄甘草共石膏,再加苍术水煎服,能使儿童肿即消。
湿水肿
身体下部出现水肿是因湿邪引发,应尽快采用利水之法,如此便可使病情安稳。外治可采用贴脐之法,极为神妙,内服则用沉香琥珀丸。
【注释】下身水肿,是指从腰脐部位到双脚都发生肿胀。这种水肿的病因是脾经有湿热,需赶紧使用利水的方法,这就是经典中所说的“洁净府”(即利小便法)。治疗时,外治可运用贴脐的疗法,内治则服用沉香琥珀丸。
贴脐法
巴豆(四钱,去油) 水硍粉(二钱) 硫黄(一钱)
将上述药物研磨均匀后做成药饼。先取一片新的棉花,包裹好药饼后放置在肚脐上,再用布帛之类的东西捆绑固定大约一个时辰(两小时左右),之后身体自然会泻下秽恶的水液。等到泻下三五次后,去掉药饼,此时用粥来调养身体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