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风总括
心主宰惊,肝主宰风,当心热与肝风并作时,就会引发急惊风。若小儿平素体质虚弱,因治疗急惊风用药过猛,就可能转变为慢惊风。还有在吐泻之后引发的,则称为慢脾风。急惊风属于阳证,有实症的表现;慢脾风属于阴证,有虚证的特征。慢惊风属于半阴半阳之症,对于其中的虚实寒证,必须详细辨明。
【注释】心藏神明,所以心病主要表现为惊;肝属木,所以肝病主要表现为风。但凡小儿心热且肝阳过盛,一旦受到惊吓、感受风邪,那么风火相互交搏,必然会发作急惊风之症。如果小儿平素禀赋不足,或者因治疗急惊风用药过于峻猛,突然损伤元气,常常会导致病情转变为慢惊风之症。另外还有因为长时间的吐泻,致使中气严重虚弱,脾土衰弱,肝木乘虚而内生惊风,这种情况被称为慢脾风。这三种病症的致病原因各不相同,所以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一样。急惊风属阳证,必然会有阳热过盛等实证的表现;慢脾风属阴证,必然会有阴冷不足等虚证的特征。至于慢惊风刚开始发作的时候,阴阳还没有过度损耗,或者是由急惊风传变而来,其中常常伴有夹痰、夹热等症状,所以属于半阴半阳之症,不像慢脾风是纯粹的阴证疾病。
治疗时必须详细分辨虚实寒热,以此进行治疗,这样才不致出现失误。
惊风八候
惊风有八候,分别是搐、搦、掣、颤、反、引、窜、视。肘臂的伸缩动作叫做搐,十指的一开一合呈现出搦的状态。如同相互扑击的态势称为掣,头和肢体像摇铃般晃动就是颤。身体向后仰,头部向后的情况为反张,两手做出类似开弓的动作是引。眼睛直视,常似发怒的样子称作窜,眼睛盯着物体目不转睛就是视。对于这些症状,从内外、左右来区分顺逆,急惊风与慢惊风在这方面的判断都相同。
【注释】八候指的就是搐、搦、掣、颤、反、引、窜、视。搐指的是肘臂的伸缩;搦是说十指的开合;掣形容肩头相互扑动;颤表示手足像摇铃一样晃动;反是指身体向后仰;引是两手如同开弓;窜即眼睛直视且似发怒;视则是眼珠露出且转动不灵活。关于搐,以男左手、女右手,男孩大指在外,女孩大指在内为顺,反之则为逆。这些症状在急惊风、慢惊风都会出现,无论虚实并无差异,医者务必牢记。
通关急救法
惊风出现抽搐且神志昏迷,是因为痰液壅塞、气机阻滞在心胸部位。此时应赶紧用通关散吹入鼻中,若没有喷嚏反应则病情凶险,有喷嚏则可存活。
【注释】惊风抽搐时,必然会有神志昏迷的情况,这都是由于痰液壅塞、气机阻滞,郁结在胸中所导致的。应立即使用通关散吹入小儿鼻内,如果没有喷嚏反应,往往难以救治;若有喷嚏,需仔细分辨其病症属于表症、里症,还是虚症、实症,然后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