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心法要诀1-6(1 / 2)

手足汗

手足不断出汗,若大便坚硬、小便通利,原本应当采用攻下之法。但若是寒邪侵袭人体,手足出汗且发凉,小便不利,此时若用攻下之法,就会导致形成固瘕,出现泄泻,粪便澄澈清冷的症状。

【注释】胃主宰四肢,是津液生成的关键所在。如今热邪聚集在胃中,蒸化胃里的津液,使其旁流到四肢,所以手足不断出汗,而且小便通利,这样一来胃中的津液必然会干涸,大便也必然坚硬,这种情况原本适合使用攻下之法。然而,如果寒邪侵袭人体,导致胃中阳气虚弱,脾不能正常约束津液,津液就会四处泛滥,就如同阴寒之气过盛,淫雨连绵不断,所以会出现手足出汗且发凉的情况。阳气虚弱,失去运化功能,寒邪在体内无法化解,因此小便不利。现在即便大便坚硬且手足出汗,但这与热邪外泄导致的情况不同,千万不能贸然攻下,若误用攻下之法,必然会发生病变,形成固瘕,出现泄泻不止,粪便澄澈清冷的症状。

潮热时热

午后定时发作一次的发热称为潮热,持续不停的发热且伴有汗出如热气蒸腾则不同。有时发热并伴有自汗,且无里证的情况,应在发热自汗发作前服用桂枝汤。

【注释】潮热,属于阳明腑证。阳明经气在申时(下午3 - 5点)、酉时(下午5 - 7点)旺盛,所以潮热在午后发作,就像潮水涨落一样准时,因此得名潮热,这是可以使用攻下之法的证候。持续不停的发热,热气透手,汗出连绵不断,称为蒸蒸发热,同样属于阳明里实之证,也是可以攻下的证候。有时发热且自汗,指的是发热的程度时轻时重,并且伴有自汗。这种情况类似潮热但发作次数不同,类似蒸蒸发热但会有休止。潮热和蒸蒸发热,必定同时伴有可攻下的里证表现。而时热时止的发热,必然不伴有可攻下的里证,所以说“无里证”。因为没有里证,发热又有汗出,可知是风邪一直留滞在表,所以用桂枝汤主治。但必须在发热汗出之前服用桂枝汤,原因是桂枝汤并非为所有时热自汗的情况而设,而是为时热自汗且有表证无里证的情况所设。这里重点在于无里证,并非说只要有时热自汗就都能服用桂枝汤。

谵语郑声

最新小说: 快穿之龙族幼崽疯批反骨 儒道玄途 玩家为何深陷修罗场 龙吟九霄:大夏第一战尊! 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就哄你[先婚后爱] 名义:我下场后,祁同伟必须进步 快穿:宫斗?霸总?统统滚蛋! 双靥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