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药汤
主治痢疾,症状表现为大便排出赤白相间之物、脓血,伴有肛门坠胀、窘迫疼痛。
药物组成:芍药(二两)、当归(五钱)、黄连(五钱)、黄芩(五钱)、槟榔(三钱)、木香(三钱)、甘草(三钱) 。
每次服用半两,加水煎煮后服用。如果痢疾症状没有减轻,可加大黄。
【注释】痢疾多在夏秋季节发作,其病因不是外感湿邪暑气,就是内伤生冷食物,湿邪与热邪熏蒸郁积而酿成。初期病在六腑,时间久了就会传至五脏,六腑的病症容易治疗,五脏的病症则较难医治。六腑方面,若病在大肠,由于大肠属金,所以痢疾颜色偏白;若病在小肠,小肠属火,所以痢疾颜色偏红。因此红色痢疾(赤痢)多出现噤口的症状,因为小肠靠近胃,秽浊之气容易向上攻冲,从而导致呕吐气逆、不能进食。五脏方面,若病邪传至心脏,就会发热不止,下利排出血水;传至肾脏,则泄泻不止,如同屋漏水一样;传至脾脏,就会水浆不能入口,呃逆且不能进食。这个方剂是治疗痢疾初期病在六腑的药方。用当归、白芍来调和血液,木香、槟榔来调畅气机,血液调和则脓血可以消除,气机调畅则肛门坠胀的症状自然停止。黄芩、黄连燥湿并清热,甘草调理中焦且调和诸药。如果窘迫疼痛厉害,或者服药后痢疾症状没有减轻,就加大黄,这是运用通因通用的治疗原则。
温脾汤
主治寒邪锢结在肠胃之间,出现泄泻、腹痛的病症。此时宜先去除寒邪,然后再进行调理,不可认为身体虚弱就单纯养病而不祛邪。
药物组成:厚朴(二两)、干姜(二两)、甘草(二两)、桂心(二两)、附子(二两)、大黄(四钱)。
将上述药物切碎,每次取一两,加入两盅水,煎至六分,一次服完。
【集注】喻昌说:许叔微创制这个方剂,与仲景使用温药攻下的方法非常契合,其中大黄仅用四钱,更是见解独到。寒邪锢结在肠胃且已经泄泻,在温药之中,怎敢轻易使用大黄这样猛烈的药物来困伐正气呢?将大黄用量减少五分之一,由此可知许叔微对仲景学说领悟深刻。仲景说:病人平素大便微溏的,栀子汤不可给予服用。又说:太阴病,脉象虚弱且大便溏薄,如果应当使用大黄等药物,应该减少剂量,因为患者胃气虚弱,容易扰动。由此来看,肠胃有寒邪锢结导致的泄泻,怎能随意使用大黄呢?不使用大黄,又担心温药不能克制病邪,而泄泻不止的态势可能会更加严重,斟酌使用大黄,实在值得效法。
大黄附子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