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 > 订正伤寒论注存疑篇

订正伤寒论注存疑篇(1 / 2)

太阳上篇存疑

疾病在阳分,应当用发汗的方法来解除病症,却反而用冷水喷洒或浇灌患者。这样一来,体内的热邪被水遏制而无法散去,患者更加烦躁,皮肤上起了像粟米一样的小颗粒。患者心里想要喝水,但实际上却并不口渴,这种情况要服用文蛤散。如果服用后病症没有好转,就给予五苓散。身体发热、皮肤起粟粒的症状没有解除,患者想要拉过衣服来覆盖自己,如果再用水喷洒或洗浴,就会使热邪更加被遏制而不能散发出来,本应出汗却不能出汗,就会导致烦躁。假如已经出汗了,之后出现腹部疼痛,就给予三两芍药,依照上面的方法。

太阳下篇存疑

患太阳病,才第二天就反而出现烦躁,医生却反而用熨背的方法治疗,致使患者大量出汗,于是表邪化热入里,传入胃腑,胃中津液枯竭,就会出现躁扰烦乱,必然会发生谵语。过了十多天,如果出现身体振颤发抖,并且自行下利的,这是病将要解除的表现。之所以会出现从腰以下没有汗,想要小便却解不出,反而呕吐,想要解小便却又解不出,脚下怕风,大便坚硬,按常理小便应当频数,现在反而不多且次数也不频繁,等到大便解出之后,头部突然疼痛,这时患者足心必然发热,这是因为水谷之气能够向下流通的缘故。

经过泻下治疗之后,又使用发汗的方法,导致患者白天烦躁不能入睡,夜晚却安静,不呕吐,不口渴,没有表证,脉象沉而微弱,身体没有很高的热度,这种情况用干姜附子汤主治。

经过发汗或者泻下之后,疾病仍然没有解除,出现烦躁的症状,这种情况用茯苓四逆汤主治。

患伤寒病,出现腹部胀满、谵语,寸口部位的脉象浮而紧,这是肝脏之气乘犯脾脏,叫做“纵”,应当针刺期门穴。

患伤寒病,发热,怕冷,口渴严重想要饮水,这样腹部必然胀满,若出现自汗出,小便通利,那么疾病就将要解除,这是肝脏之气乘犯肺脏,叫做“横”,应当针刺期门穴。

阳明篇存疑

病人既没有表证(如恶寒、发热、头痛等典型表证表现),也没有里证(如腹满、腹痛、便秘等典型里证症状),却发热持续七八日,即便脉象呈现浮数,此时也可采用攻下之法。假如已经用攻下之法后,脉象数象仍未解除,且热邪与体内其他病理因素相合,就会出现消食易饥的症状,到六七日时出现不大便的情况,这表明体内有瘀血,适宜用抵当汤治疗。如果脉象数象未解除,且腹泻下利不止,那么必然是热邪逼迫肠道,进而导致便脓血的症状。

最新小说: 玄幻:从一本书开始无敌吴云肖雪燕 绑定预知梦,我靠演戏救偏执对头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李燕然洛瑶 网游:全点防御后,我成了移动泉水 长棍映雪行 吴云肖雪燕 易家的年代生活被星际直播了 漫威:开局觉醒小宇宙 小宫女她只想当咸鱼 惨死后宅,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