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 > 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下篇1-3

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下篇1-3(2 / 2)

加减法

若口渴:去掉半夏,加栝楼根三两。

若咽喉梗塞:去掉麻黄,加炮附子一枚。

若小便不利、小腹胀满:去掉麻黄,加茯苓四两。

若气喘:去掉麻黄,加杏仁半升(去掉皮和尖)。

若轻微下利:去掉麻黄,加荛花(如鸡蛋大小,炒至颜色变红)。

【按语】加荛花如鸡蛋大小,炒至颜色变红,这肯定是传抄书写有误。因为《本草》记载,荛花属于芫花一类药物。用它来攻逐水饮,药力非常峻猛。五分剂量就能使人腹泻数十次。怎么会为治疗水饮停聚导致的轻微下利,而用鸡蛋大小的荛花呢?似乎应当改为加茯苓四两。

【方解】太阳病有水饮停聚的情况分为两种:一是中风有汗,属于表虚,是五苓散的适应证;二是伤寒无汗,属于表实,是小青龙汤的适应证。表实无汗,所以合用麻黄汤与桂枝汤来解表。去掉大枣,是因为它性质黏滞;去掉杏仁,是因为没有气喘症状,若有气喘症状,仍需加上;去掉生姜,是因为已有干姜,若有呕吐症状,仍需使用生姜。配伍干姜、细辛,药性极温且发散力强,使寒邪与水饮都能通过发汗而解除;配伍半夏,以驱逐痰饮,清除未尽的水饮;配伍五味子,收敛肺气,以收敛耗散损伤的肺气。如果口渴,去掉半夏加天花粉,避免燥烈之性,以滋生津液;如果轻微下利以及咽喉梗塞、小便不利、小腹胀满,都去掉麻黄,使其作用侧重于里而不是表。加附子以散寒,那么咽喉梗塞可止住;加茯苓以利水,那么轻微下利可停止,小腹胀满也可消除。这个方剂与越婢汤都治疗水饮溢于肌表而导致的腹胀水肿,适合通过发汗来解表的病症,用药后往往能迅速消除症状。越婢汤治疗有热的情况,所以方中以石膏为君药,来消散阳水;小青龙汤治疗有寒的情况,所以方中配伍干姜、桂枝来消散阴水。

最新小说: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!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,我赢麻了 我真不想修仙啊! 男团选秀里的祭天皇族 从小道士肝到玄门真君 退圈后上恋综,我成了全网顶流 穿越成狗,我成了宗门老祖 召唤最弱?开局召唤SS级潜力教廷圣女 被贬边疆,成就最强藩王 开局发配边疆,我摸尸捡属性,奉天靖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