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太阳病,用发汗法治疗后,却出现汗漏不止的情况,患者感觉怕风,小便困难,四肢微微拘紧,屈伸都不太方便,这种情况应该用桂枝加附子汤来治疗。
【注释】原本太阳中风,应当采用解肌的方法。要是发汗太过,汗流得像水一样不停,进而导致汗漏不止,这样患者的腠理就会大开,体表的阳气不能固护,所以会怕风。体内的津液受到损伤,膀胱的津液减少,因此小便困难。体表的津液受损后,又遭受风邪侵袭,所以四肢会微微拘紧,难以屈伸。适合用桂枝加附子汤来治疗。按照桂枝汤的服用方法来用药,是在固护阳气、收敛津液的同时,调和营卫、解除风邪。
【集注】方有执说:这是太阳中风因错误发汗导致的变证。小便困难,是因为汗漏一直不停,肯定会导致阳气耗损、津液流失。阳气耗损就会使气不足,津液流失就会造成水道枯竭。而且小便的排泄是由膀胱主管。膀胱本来就属于太阳经,并且是诸阳主气的地方,气不足的话,气化功能就无法正常运行了。
程知说:这是阳气和阴液都损耗了,又有外部风邪侵入,和真武汤证稍有不同。真武汤是用来救治因里寒导致的亡阳之症,重点在于回阳;桂枝加附子汤是用来救治因表寒漏风导致的病症,重点在于温通经络。
桂枝加附子汤方
在桂枝汤的药方里,加入一枚附子,其他的按照桂枝汤的方法来。
【集解】柯琴说:这个方剂是把附子加到桂枝汤中,主要是为了大补体表的阳气。体表阳气致密了,漏汗自然就会停止,怕风的症状也会消除。汗止住了,津液恢复,小便就会通畅,四肢也会变得柔软。汗漏不止和大汗出的情况看似相同,但病情的变化却不一样。吃了桂枝汤或麻黄汤后,大汗出而且特别烦躁口渴,这是阳气陷入到里,此时急需救阴,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汤。吃了桂枝汤或麻黄汤发汗后,汗漏不止但不烦躁口渴,这是阳气在体表耗散,急需救阳,所以用桂枝加附子汤。总之,使用发汗的方剂,如果桂枝用得不当,阳气陷入里的情况就比较多;麻黄用得不当,阳气在体表耗散的情况就比较多。因为桂枝汤中有芍药而没有麻黄,所以即使出汗很多,体表的毛孔还能自行闭合,一般不至于阳气在体表耗散。
吃了桂枝汤,大量出汗之后,出现非常烦躁口渴而且不能缓解的症状,脉象洪大,这种情况应该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。
【注释】非常烦躁口渴,这是阳明经的症状。脉象洪大,是阳明经的脉象。中风的邪气,在服用桂枝汤、大量出汗后,病症没有缓解,反而出现非常烦躁口渴、脉象洪大的情况,这说明邪气已经传入阳明经,津液被大量出汗所损伤,导致胃中干燥。应该用白虎加人参汤,清热生津,这样烦躁口渴的症状自然就会消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