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 > 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篇1-2

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篇1-2(2 / 2)

【集注】方有执说:桂枝汤的疗效关键在于服用方法,发汗务必遵循经文所述。若服用方法不当,出汗不符合要求,疾病必然无法解除,所以会反而心烦。“反”即转变的意思,指转而出现热闷症状。风池穴在耳后凹陷处,按压时可牵连到耳内,是手足少阳脉的交会处,针刺可刺入同身寸的四分。风府穴在项部,入发际一寸处,大筋内侧凹陷中,是督脉、阳维二经的交会处,针刺可刺入同身寸的四分。

张志聪说:风池、风府虽不属于太阳穴道,但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,所以针刺这两个穴位,可削弱太阳经的病势。

魏荔彤说:担心人们误将此症状当作已经传变的躁烦,所以特意指出以告知众人。这里说病症未缓解,表明太阳病的症状都还存在,只是增添了心烦症状,由此可知这并非传至里的心烦,而是表证未解所导致的心烦。

疾病若要自行痊愈,必然会先出现心烦,之后才会出汗而病症解除。如何知道会这样呢?因为脉象浮,所以知道会出汗而病症解除。

【注释】出汗后病症未缓解且心烦,若太阳病症状仍在,表明表邪强盛;若出现阳明病症状,则表明里热强盛。然而,也有疾病即将自行痊愈,但在痊愈之前先出现心烦的情况,这是因为正邪相互抗争,是将要出汗的征兆。在心烦的时候,病症是否会解除,原本难以确定,但诊察其六脉都呈现浮象,就可知邪气想要返回体表,应当会出汗而病症解除。

【集注】程知说:天地间湿气郁蒸就会降雨,人体烦闷就会出汗,应当通过脉象浮来判断。假如脉象不浮,那么心烦又可能是邪气入里的表现。

程应旄说:如果诊察到脉象浮,这就是邪气返回体表的征兆,千万不要随意治疗心烦症状,以免阻碍出汗,使原本应当解除的病症反而无法解除。

沈明宗说:疾病自行痊愈的情况,有的通过鼻出血而解除,有的通过下血而解除,有的通过腹泻而解除,有的通过小便逐渐排出病邪而解除,这只是太阳病战汗的一种情况。有的从脉象辨别,有的从症状参详,仲景的精妙含义,散见于各篇之中,务必综合参考才能全面了解。

最新小说: 卿卿绕指柔 病弱美人太娇软,深陷鬼怪修罗场 说好摆烂拍电影,年度游戏什么鬼 诸天从边水往事搬砖开始 武道通神:他怎么又又又逆袭了? 重生:从抢老婆开始 快穿: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我继承了老公的神位 绯绯 斗罗:虹猫蓝猫七剑配龙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