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新鲜。”刘好仃把工具箱放下,“人信人,才信机器。咱们现在不是卖产品,是给人找安心。”
下午两点,小李发来“伤痕档案”内测链接。刘好仃点开,页面一亮,动画特效哗地铺开,照片慢慢浮现,背景音乐还带点钢琴声。
他直接关了。
回拨过去:“把动画全删了,音乐也砍了。客户扫码是看故事,不是看广告。”
“可这样太素了。”小李嘀咕,“一点氛围没有。”
“氛围不是特效给的。”刘好仃重新打开页面,“你放张图,底下留行字:你说它经历过什么,它就记住什么。别的,别加。”
小李沉默几秒:“那备注栏呢?要不要加个‘感动指数’之类的?”
“不要。”刘好仃说,“感动是人心里的事,不能打分。你加个空白框,让他们自己写。写错字也行,写半句也行,只要是真的。”
小李答应了。十分钟后,新版本上线。首页第一张图,是老烟枪那台装置,按钮上有划痕,电线缠着胶布。备注栏空着,只有一行小字提示,朴素得像张便签。
刘好仃看着,点了点头。
午休时间,他把三人叫到操作台前,没开会,也没坐,就站着,把三样东西摊开:小李的工龄报告截图、老黄手写的维护卡照片、伤痕档案的首页。
“咱们搞了三个东西。”他说,“但其实就一个事——让人知道,这机器不是冷的。”
小王翻了翻维护卡:“可现在三个系统不连,客户扫一个码,看不到全貌。”
“那就连。”刘好仃掏出笔,在台面上画了个圈,“每个装置,给个唯一编号。扫码进去,先看工龄,再看维护,最后看伤痕。三块拼一块,才是它的一辈子。”
小李眼睛一亮:“后台可以打通,统一ID,我下午就能搭框架。”
“搭完告诉我。”刘好仃说,“别搞花的,就一条:数据不能删,不能改,只能加。”
老黄插话:“那以后谁修了,是不是都得登记?”
“必须。”刘好仃看着他,“你去十次,就记十次。谁修的,啥时候修的,换了啥,全写上。以后客户换新机,还能查老机的历史——这机器救过谁,撑过啥,全在。”
小王忽然问:“那……用户自己写的备注,算数吗?”
“最算数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记的是事,他们写的是心。两条腿走路,才走得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