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你负责‘输入稳定’这块。算力优化继续推进,脚本能压多少算多少。另外,把老张刚才挑的那几类图,单独拉个强化训练集,越难越好。”
“我这边呢?”老张问。
“你管标注质量。”刘好仃看着他,“过去半年所有边缘可疑的图,你来把关。哪些该标,标到什么程度,你说得算。标准定了,小李才能批量处理。”
老张摸了摸下巴:“那要是碰上拿不准的?”
“那就记下来。”刘好仃从抽屉拿出个新U盘,贴了张黄标签,“建个‘高风险模糊案例库’,咱们三人会审,一人一票,多数为准。”
小李乐了:“咱们这搞AI,搞成民主评议了?”
“不民主不行。”刘好仃也笑,“机器学的是人的判断。人要是自己都说不清,教出来的学生能靠谱?”
气氛松了些,但没人放松。小李掏出本子开始列任务,老张盯着屏幕回忆哪些历史图该调出来。
刘好仃清了清嗓子:“光分活不行,还得定时间。”
他打开日历,圈出接下来三周:“第一周,数据清洗加小模型验证,只跑三类高风险图;第二周,局部上线,插在产线检测后端,不干预生产,只记录结果;第三周,看数据再定是否全量更新。”
“不能快点?”小李问,“产线等一天,成本不小。”
“慢就是快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上次咱们一上来就全跑,结果发现逻辑漏洞,回头重来更费劲。这次小步快跑,步步踩实。”
老张点头:“我那批标注,十天差不多能出第一批两百张。”
“好。”刘好仃立刻写进计划表,“那就定3月19日前,完成首批边缘微裂强化集构建,责任人:小李、老张。”
他又转向小李:“双通道融合效率测试,3月20日前出报告,看能不能把响应时间压回0.6秒以内。”
“投票机制呢?”小李问,“您说的那个三次输入两次报警?”
“我在搭框架。”刘好仃说,“先做模拟测试,不直接上模型。你把日志记录做得细一点,同一张图连续跑三次的结果,单独归档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小李合上本子,“先练兵,再上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