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能。”刘好仃拿起一支记号笔,大步走向白板,他的步伐沉稳而自信,每一步都仿佛在向未知的挑战迈进。在白板上写下“宏远幕墙”四个字时,笔尖顿了顿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,仿佛透过这四个字看到了更远的地方,那里有他们即将面对的困难和机遇。“以前他们要玻璃,咱们给厚度就行。现在他们要的是‘用得住’的玻璃。差一个字,活法不一样。”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大家的心上,让大家深刻地意识到客户需求的变化。
小吴把手机轻轻扣在桌上,双手抱在胸前,微微皱眉:“可咱们连测试标准都没拿到,怎么搞?总不能自己编个国标往上套吧?”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和无奈,眼神里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,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的船只。
“不编。”刘好仃转过身,面对着大家,手中的记号笔在“宏远幕墙”下面迅速画出三条线,线条简洁而有力,仿佛是他对未来工作方向的规划。“咱们问三件事:这玻璃用在哪?怕什么?想要成什么样?问清楚了,答案自然就出来了。”他的眼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仿佛已经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,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灯塔。
老李嘬了口茶,茶水在口中停留片刻后咽下,他微微皱着眉头,似乎在仔细品味刘好仃的话:“听着像拉家常。”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,但又隐隐透露出对这种方法的怀疑,毕竟这种工作方式与他以往的经验大相径庭。
“对,就得像拉家常。”刘好仃笑着点点头,他的笑容温暖而亲切,让人感觉仿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。“工人干了三十年,最懂怎么把火候烧匀;客户建了十年楼,最知道哪阵风能把玻璃吹裂。咱们现在要学的,就是听懂他们的‘风声’。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工人和客户的尊重与信任,他相信通过与他们的交流,能够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,就像挖掘宝藏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