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穿过玻璃幕墙,斜斜地切进办公室,正好落在小林刚泡好的那杯速溶咖啡上。热气微微晃动,把光晕搅成一圈圈涟漪。她还没来得及吹一口,门就被推开了。
刘好仃拎着两个塑料袋进来,里面是刚买的烧麦和肠粉,油纸都浸出淡淡黄印。“先垫垫,”他把袋子往会议桌上一放,“今天咱们不聊传播,聊点‘场面话’。”
小张从工位探头:“要搞活动了?”
“不止是搞,”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,“是要把场面搞大,把话说到点子上。”
上一轮广告投出去,客户咨询多了,社交媒体也开始有人主动晒项目照片。但刘好仃清楚,光让人知道你,还不够。得让人愿意提你,愿意为你说话——这事儿,得靠公关来推一把。
会议室里人陆陆续续到齐,刘好仃打开投影,白板上赫然写着四个字:“声量升级”。
“传播是发声音,”他指着屏幕,“公关是请客吃饭——请媒体吃,请行业吃,也请未来客户吃。”
小林笑出声:“那咱们是不是得先练练敬酒词?”
“词不重要,”刘好仃摆摆手,“重要的是端上桌的菜得硬。”
讨论很快热起来。有人主张办新闻发布会,直接面对媒体,亮数据、讲技术;有人觉得太正式,不如赞助一场绿色建筑论坛,低调又有调性。
“发布会像考试,答得好加分,答不好扣分。”小张皱眉,“咱们没走过这流程,万一被问住……”
“那赞助呢?”小林反问,“花几十万冠名,最后只换来一句‘感谢深圳玻璃厂支持’,念完就没人记得?”
刘好仃听着,没打断。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,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了两条线。
一条写着“响动”,一条写着“信任”。
“发布会能造响动,”他说,“但只要咱们准备足了,响动里也能长出信任。赞助呢,是种树,慢,但根扎得深。”
他顿了顿,补上一句:“所以——两条腿,一起走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一秒,随即爆发出一阵笑声。小林拍桌:“您这是要搞‘发布会+赞助’联排演出啊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发布会当天,我们宣布赞助‘亚洲可持续建筑峰会’,同步发布环保技术白皮书。媒体有料可挖,行业有话可评,咱们——有事可说。”
空气里那股犹豫劲儿,像被风吹散的雾,一下子透亮了。
筹备从第二天就开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