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突然翻出一页纸:“还有个事——我在整理旧研发档案时,发现一份三年前的试验记录,关于一种自清洁涂层玻璃。当时没量产,但数据很完整。我查了下,最近南美有款仿品,表面处理特别光滑,怀疑就是冲这个来的。”
刘好仃眼神一凝:“把资料标红,优先备案。明天就递申请。”
“可这工艺还没命名呢。”小林挠头。
“就叫‘拂尘光’。”刘好仃脱口而出,“一擦即净,光不留痕。”
小林噗嗤笑出声:“这名字比‘回光纹’还像武侠秘籍。”
“秘籍也好,说明书也罢,”刘好仃把资料合上,“只要能证明这是咱们的,就行。”
傍晚时分,小李在监测群里收到一条预警:某社交平台出现新视频,标题写着“中国同款玻璃平替,只要三分之一价”。画面里,一块弧形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光斑,但边缘毛糙,光晕发散。
小李立刻截图,发到小组群:“这回连工艺都不模仿到位,纯粹骗外行。”
刘好仃点开视频看了会儿,忽然问:“他们用的什么光源?”
“LED灯带,不是自然光。”小李放大画面,“故意打侧光,让瑕疵看不出来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看看真光。”刘好仃拿起手机,拍下车间里一块正在打磨的“门”字玻璃。阳光穿过弧边,投在地面一道细长光带,像把尺子量着时间。
他把视频发到公司官微,配文:“真正的光,不怕对视。”
三分钟后,评论区炸了。
“这光斑移动的轨迹太稳了!”
“原来仿品是‘光在跑’,真品是‘光在走’。”
“求出‘真品识别指南’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