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芳点头,在任务卡背面又添了一行字:“门开了,风往哪吹?别光站着吸风。”
小林凑过去看,笑出声:“你这笔记越来越像诗了。”
“不是诗,是提醒。”她合上本子,抬头看刘好仃,“刘哥,你说这批货要是卖得好,下一批我们能不能换个城市试试?”
“当然能。”他说,“但不是换城市,是学他们怎么挑城市。”
中午吃饭时,阿芳特意坐到窗边,阳光正好洒在她的饭盒上,米饭粒粒分明,像撒了金粉。她一边嚼着青菜一边翻手机,突然“哎”了一声。
“怎么?”小林问。
“刚才扫码热区地图里,有个城市标记错了。”她指着屏幕,“这里应该是芹苴,不是朔庄。”
刘好仃凑过去看了一眼:“哦,那你改一下。”
“我已经改了。”她顿了顿,“但我突然觉得……有时候错一步,反而能看到原来看不见的路。”
刘好仃没接话,只是低头喝了口汤,热气扑上来,模糊了他的眼镜片。他没擦,就这么戴着,视线朦胧地看着窗外——楼下物流车正缓缓驶出厂区,车身上印着新贴的二维码贴纸,阳光一照,反光闪闪的,像一块会说话的玻璃。
下午三点,刘好仃把所有人叫到车间门口。老张也在,手里还拿着饭盒盖子,估计是刚吃完顺手拿来当写字板。
“今天不讲流程,不讲责任清单。”刘好仃指着刚装完货的那辆车,“我们只看一件事:这批货出去后,谁第一个扫码,谁第二个,第三个……一直到第一百个。我们要知道,是谁在帮我们推开第一扇门。”
老张点点头,把饭盒盖子往自己膝盖上一放,用圆珠笔写了两个字:“靠谱”。
阿芳在一旁记录,写完抬头问:“刘哥,你说这批货要是顺利卖出去,我们是不是该给每个扫码的人发个小礼物?”
“不用。”他说,“他们扫完看到质检报告那一刻,就已经收到礼物了——安心。”
小林忽然插嘴:“那我们也算送出了礼物,对吧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玻璃冷,人心热,这买卖才做得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