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不是火不火的问题。”刘好仃站起身来,“是我们能不能让人家明白,我们不只是卖玻璃,更是靠诚信和标准在做玻璃。”
气氛渐渐热烈起来,键盘声此起彼伏。阿芳开始整理视频素材,小林优化流程表,赵哥则默默把“领导讲话”那一栏删掉了。
“我觉得刘哥说得对。”阿芳忽然抬头,“我们应该让一线员工出镜,讲自己的故事。比领导念稿子更有温度。”
“我也同意。”小林点头,“而且统一开场语,比如‘大家好,我是来自中国深圳的一名玻璃工人’。”
“听起来像纪录片旁白。”赵哥咧嘴一笑,“不过挺酷的。”
刘好仃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,嘴角微微扬起。他走到窗边,轻轻推开一扇窗。夜风扑面而来,带着厂区特有的金属与玻璃混合的气息。
远处的厂房灯火通明,像一片漂浮在夜色中的星海。
联系欧洲玻璃协会的过程并不顺利。
第一封邮件石沉大海,第二封收到的回复只有两个词:“Interesting. Not sure.”
“他们怀疑我们不够专业。”小林看完回信后皱眉,“可能是觉得我们这种小厂做不了文化交流。”
“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,什么叫专业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便签纸上写下了几句话:
“Dear EGA,
We understand your concerns. But culture is not about size — it’s about clarity. Attached is a short video that shows how we work, and what we believe in.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feedback.”
他递给小林:“配上字幕,发出去。”
小林接过便签,看了眼上面的英文,忍不住笑:“你这英语越来越溜了。”
“都是你们教的好。”刘好仃摆摆手,“赶紧的,别让我这张嘴耽误事。”
视频很快制作完成,不到十分钟,全是车间日常:早会点名、质量检测、员工午餐、设备维护……背景音里偶尔传来叉车的提示音,还有工人们低声的交谈。
阿芳特意剪了一个镜头:一只麻雀飞过反光的玻璃幕墙,翅膀掠过的瞬间,阳光在玻璃上折射出彩虹般的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