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,手里拿着一沓打印好的培训资料,纸张边角有些卷起,显然是他反复翻阅的结果。阳光从铁皮屋顶的缝隙里斜照下来,在地面上画出几道细长的光带,像极了小时候家里的晾衣绳。
“小王,你把最后一份案例也打出来没?”他头也不抬地问。
“刚弄完。”小王拎着打印机出来的热腾腾的纸堆,“这回真全了,三十六个真实故事,一个不落。”
刘好仃接过资料,随手翻开一页,看到标题写着:“冷却塔水温异常引发废气超标——2018年7月15日,二号炉班后四小时。”
他眯了眯眼,手指在日期上停顿了一下。
这个日子,他记得。
“那天是搬迁后的第一次环保检查。”他说。
小王愣了一下,没接话,只是默默点头。
“准备一下,明天开始第一轮培训。”刘好仃合上资料夹,语气平静,“地点就在食堂。”
“食堂?”
“对,那里宽敞,大家吃饭前也能坐得住。”
小王看着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,忍不住笑了:“您这是要趁他们肚子饿的时候灌输环保知识?”
“不是灌输,是让他们记住。”刘好仃转身朝办公室走,“吃东西的时候容易放松,人一放松,就愿意听点真心话。”
第二天中午,食堂还没到饭点,几张桌子拼成了临时讲台,椅子摆得整整齐齐,像是要开表彰大会。
工人们陆续进来,有人低声议论:“又开会?不是说好今天休息吗?”
“这次不是会,是讲故事。”刘好仃坐在前面,手里拿着一份名单,“你们谁愿意先听听自己班组的事儿?”
人群里一阵骚动。
“我先说一个。”刘好仃翻开资料,“2019年3月,除尘器滤袋漏换,导致排放超标。”
他抬头扫了一圈,目光落在角落里一个中年人身上。
“老李,你当时在场吧?”
老李一愣,点点头:“我在。”
“你说说,那次为什么没换滤袋?”
老李皱眉想了半天,才开口:“因为……我以为还能撑两天。”
“你以为。”刘好仃重复了一遍,“但设备不会‘以为’,它只认实际数据。”
现场安静下来。
“后来呢?”有人问。
“后来我们被通报了。”刘好仃继续说,“虽然没罚款,但厂里花了三天时间调整流程,影响了生产进度。”
“这不是小事。”他站起身,走到中间,“你们觉得环保是应付检查,但它其实关系到每一个环节,包括你的工资、你的岗位、甚至你能不能安心回家。”
食堂里一片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