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把小林发来的表格打印了出来,整整齐齐地摊在会议桌上。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,油墨味儿混着车间常见的机油味儿,在会议室里飘出一股奇妙的工业咖啡香。
“咱们今天的目标很明确。”他站在桌头,手里拿着一支荧光笔,“把昨天大家提的问题,变成能落地的方案。”
小林坐在他对面,手指轻轻敲着桌面:“刘哥,我昨晚又理了一遍,咱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:内容更新慢、查找不方便、互动性差。”
“对,就像一个老朋友,平时挺靠谱,但你真需要帮忙的时候,它要么不在家,要么答非所问。”李姐笑着补充。
王师傅闷声笑了一下:“这话说得倒贴切。”
“那我们就从这三块下手。”刘好仃用荧光笔在表格上圈出三个区域,“先解决最痛的点。”
讨论一开始还有点拘谨,像是刚煮开的水,咕嘟了几下才真正沸腾起来。
“我觉得更新这块可以搞个‘轮值编辑’制度。”小林提议,“每周由不同的人负责审核和补充内容,这样既能保证新鲜度,又能避免某一个人负担太重。”
“这个主意不错。”李姐点头,“而且轮流来的话,每个人都能更熟悉知识库的结构,以后查东西也方便。”
王师傅沉吟片刻:“不过得有人牵头,不然容易流于形式。”
“那就由我和小林做主责人。”刘好仃拍板,“我们俩负责统筹安排,监督进度。”
“那查找问题呢?”有人问。
这个问题一出,大家都安静了几秒。
“分类确实有点乱。”小林翻了翻手里的资料,“有些知识点放在工艺流程里,有些又归到设备操作里,有时候想找点东西,像在找一只躲在柜子里的猫。”
“要不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标签体系?”李姐建议,“比如‘调压’‘气泡处理’这些关键词,统一标准,不能各干各的。”
“还可以加一个搜索热词榜。”小林眼睛一亮,“像热搜一样,看看大家都在查什么,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隐藏的知识盲区。”
“这个有意思。”王师傅难得主动发言,“就跟吃饭一样,谁都知道哪个菜最受欢迎。”
“最后是互动性。”刘好仃转过身,在白板上写下“互动”两个字,“这部分咱们得动点脑筋。”
“我觉得可以搞个‘问答角’。”小林说,“员工提出问题,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回答,然后整理成知识点入库。”
“或者搞个‘最佳提问奖’。”李姐笑道,“鼓励大家多提问题,毕竟问题是进步的起点。”
“也可以考虑加入语音或视频片段。”小林继续补充,“有些步骤用文字讲不清楚,录个短视频,几分钟就能搞定。”
“这个成本低,见效快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而且年轻人更容易接受。”
王师傅皱眉思索了一会儿,忽然开口:“你们有没有想过……让新老员工结对子?”
这句话一出,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静了一瞬。
“什么意思?”李姐问。
“就是老员工带新员工,一起参与知识库的维护。”王师傅解释道,“老的教经验,新的提问题,互相促进。知识不是死的,是活的。”
“妙啊!”小林忍不住鼓掌,“这样一来,知识就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双向交流了!”
刘好仃笑了笑,拿起笔在白板上添了几行字:
轮值编辑制
标签标准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