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过咱们得先确保内容更新及时。”另一个人补充,“不然就成了死档案。”
“那就成立一个知识更新小组。”刘好仃顺势接上,“每月轮值,负责审核和补充内容。”
会议结束时,刘好仃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:
“知识管理不是一次性的工程,而是持续生长的生态。”
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,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风吹过厂区,那面写着“精益求精”的横幅轻轻摇晃,像是在回应这一屋子人的努力。
第二天早上,刘好仃刚走进车间,就被几个年轻员工围住了。
“刘哥,昨天那个关于模具保养的知识点,我按你说的做了调整,今天开机顺畅多了!”
“是啊刘哥,我现在查问题都不瞎猜了,直接翻知识库,省了不少时间。”
刘好仃笑着一一回应,心里却有些感慨。他曾以为,知识管理是个高大上的词,离他们这些一线工人很远。可现在,它已经悄悄渗透进了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。
中午吃饭的时候,小林端着饭盒坐过来,嘴里还嚼着一口菜。
“刘哥,你说这事要是坚持下去,会不会整个厂子都不一样了?”
“怎么不一样?”
“比如……更高效、更有凝聚力、甚至能影响整个行业。”
刘好仃笑了笑,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嘴里,边吃边说:“你现在这么想,是因为尝到甜头了。”
“我是认真的。”小林认真地看着他,“有时候我就在想,我们做的不只是记录经验,更像是在搭建一座桥,连接过去和未来,连接老师傅和年轻人,连接经验和创新。”
刘好仃愣了一下,随即笑得更深了。
“你小子,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文艺了?”
小林挠挠头:“可能是受你影响吧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饭香混着笑声飘散在空气中。
远处,一台机器缓缓启动,发出低沉的轰鸣声。玻璃在传送带上滑动,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。
刘好仃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上的碎屑,转身朝车间走去。
身后的小林一边收拾饭盒一边喊:“刘哥,下午要不要开会讨论一下知识更新机制?”
“来吧。”刘好仃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,“正好我也有个想法。”
阳光落在他微驼的背上,像是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