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讲完,现场响起一阵掌声。
一个年轻员工举手:“李姐,你当时心里慌不慌?”
“当然慌啊。”李姐笑了,“但我告诉自己,慌也没用,得先冷静下来找问题。”
这句话像是一颗石子,砸进了水面,激起一圈圈涟漪。
散场后,刘好仃站在角落里,看着空荡荡的“知识角”,若有所思。
“怎么样?”小林凑过来问。
“还差点火候。”刘好仃叹了口气,“大家愿意来,说明这事不是没希望。但咱们得想办法让他们更愿意讲、更愿意听。”
“我觉得可以试试把经验写成故事。”小林忽然说,“比如‘那天我在调压的时候,发现一个问题……’这样讲出来,别人更容易记住。”
刘好仃眼睛一亮:“不错,故事化表达,听起来有意思,记起来也轻松。”
“而且还能带出情绪,让听众更有共鸣。”小林补充道。
“嗯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下次就按这个思路来。”
几天后,刘好仃召集了几个人,在办公室开了个小会。
“我们得改改形式。”他开门见山,“让大家讲自己的经历,而不是干巴巴地说流程。”
“我可以先试。”李姐主动开口,“我想讲讲我是怎么从一个啥都不懂的新手,变成现在这个班组长的。”
“我也行。”王师傅难得主动表态,“不过我还是那句话——有些东西不能说得太明白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刘好仃笑着应下,“咱们的目标不是把所有秘密都掏出来,而是让大家都愿意开口。”
会议结束时,刘好仃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:
“鼓励采用故事化表达。”
窗外,风穿过厂房之间的缝隙,吹起一张纸的一角。纸上画着一只炸毛的猫,旁边写着一行字:
“知识库也要像猫一样,灵活又实用。”
刘好仃拿起笔,在旁边补了一句:
“知识分享,也得像讲故事一样,让人听了还想听。”
他合上本子,关了灯,走出办公室。
走廊尽头,那面褪色的横幅还在风中轻轻摇晃,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故事的起点。
而这一次,它知道,故事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