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的旧皮椅上,手里拿着一支圆珠笔,在一张纸上画圈。窗外阳光正好,透过玻璃洒在他面前那份《团队活动反馈表》上,纸角微微翘起,像在催他快点翻页。
昨天的拓展活动和晚上的聚餐效果出乎意料地好。大家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放松,再到饭桌上聊得热火朝天——尤其是平时寡言少语的小周和阿杰,居然坐一块儿聊得跟老朋友似的。
这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:信任是建立起来了,但要让大家持续保持这种状态,光靠团建远远不够。
“得有个机制。”他自言自语,“不然就像浇水,浇一次就干了。”
他翻开笔记本电脑,新建了一个文档,命名为:“激励机制初稿”。
敲下第一个字时,他忽然想起昨天小赵说的一句话:“要是下次还能拍视频,我得多剪几个版本发群里,让大家都看看自己有多帅。”
这句话像根针,戳醒了他。
“奖励不只是钱的事。”他咧嘴一笑,“有人在乎荣誉,有人喜欢被看见。”
于是,他拨通了王师傅的电话:“王哥,今天下午三点,会议室开个短会,主题是‘怎么让人更愿意干活’。”
王师傅那边传来锅铲声:“你这是要把厂里变成电视台啊?”
“差不多吧,”刘好仃笑,“咱们不搞虚的,来点实在的。”
会议准时开始,人不多,都是各车间的骨干。
有人带了水杯,有人抱着笔记本,还有人一边啃苹果一边看投影。
刘好仃站在白板前,写下三个大字:“奖、励、机、制。”
“咱们先不谈钱,先聊聊大家觉得什么最能激励自己。”他说。
话音刚落,小李就举手:“我觉得表扬比奖金有用。上次我在群里被点名表扬,我妈都截图发朋友圈了。”
“我也觉得精神奖励重要。”三号线的老张点头,“干了一辈子,钱够花就行,面子得挣。”
另一边,财务部的小林却皱眉:“可也不能全靠精神奖励,毕竟大家还要养家糊口。”
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刘好仃问。
“物质加精神,双管齐下。”小林语气坚定,“但得控制预算。”
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。
刘好仃看着白板上歪歪扭扭的四个字,突然拿起马克笔,在下面又加了一句:“公平、透明、可持续。”
“我们不是搞福利院,也不是搞选秀节目。”他说,“是要让真正努力的人被看见,被认可,被鼓励。”
他转身面对大家:“所以,我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决定谁拿多少,而是定一个规则。”
接下来两个小时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把想法一股脑倒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