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一番激烈讨论,预算分配终于敲定下来。
刘好仃在任务清单上写下最后一项:
场地布置:联系老王确认仓库可用性
他顿了顿,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问号。
安排完分工后,刘好仃独自一人来到厂区的打包区。那里堆满了刚出库的成品玻璃,阳光透过屋顶的采光瓦洒下来,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。
他蹲下身,捡起一块边角料,对着光线看了又看。
“透光率百分之九十二以上,几乎无色差。”他自言自语,“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底气。”
身后传来脚步声,小林走了过来。
“刘哥,你看什么呢?”
“这块玻璃。”他把边角料递过去,“它看起来普通,但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工人的汗水。”
小林接过玻璃,对着阳光一看,果然清澈如水。
“你说,如果我们在展览里加入这样的细节,会不会更有说服力?”
“当然!”小林眼睛亮了,“观众看到的不只是产品,更是背后的故事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。
“走吧,还得去趟仓库看看。”
两人刚要转身,手机响了。
是老王。
“喂,刘哥,你刚才说要用仓库那边的空地,没问题,但我这边有几块样品玻璃,不知道能不能用上?”
“哦?”刘好仃来了兴趣,“什么样品?”
“之前做的那批特殊涂层玻璃,你们说不达标,我就一直存着。听说你们要搞展览,我觉得挺适合展示技术变化的。”
刘好仃一听,立刻来了精神:“行啊!正好缺个对比展示的环节。你先把它们整理出来,回头我去看。”
挂了电话,他转头对小林说:“看来,这场展览,还能讲出更多故事。”
太阳已经升得老高,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。
刘好仃眯着眼睛望向远方,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天的场景——
人群聚集在展区中央,目光被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玻璃吸引;
孩子们在DIY区小心翼翼地拼贴玻璃碎片;
摄影师举起镜头,捕捉每一个闪光的瞬间;
而他自己,则站在展厅一角,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。
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朝仓库走去。
脚下的水泥地微微震动,远处吊车正缓缓移动,发出熟悉的轰鸣。
这是属于他们的战场,也是属于他们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