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把手机放回口袋,抬头看了看天。阳光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毒辣了,风里夹着点凉意,像是秋天终于决定要来了。
他转身往厂里走,脚步比早上轻快了不少。
会议室里的白板还留着昨天画的三个圈,边上是小王写下的“直播可试”。刘好仃走到桌边坐下,从包里掏出一沓文件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家渠道商的信息。
“刘师傅。”小张端着一杯热茶进来,“那位建材超市的采购主管真约你下周三见面?”
“嗯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还有两个电商平台也回了邮件。”
“那我们得准备一下合作提案吧?”
“已经在写了。”刘好仃翻开笔记本,里面夹着几张打印出来的市场分析表,“这次咱们不能光靠产品说话,还得让人家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实力。”
小张看着那些图表,有点紧张:“可我们现在的产能……说实话,真的能应付得来吗?”
刘好仃笑了笑:“慢慢来,先从小批量做起。关键是让他们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。”
下午三点,会议中心的玻璃门被推开,刘好仃带着小张走了进去。
他们今天要见三位潜在渠道商代表,时间只有一小时。三家公司的人都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,这是刘好仃特意要求的——统一接待、统一讲解,省时又高效。
“刘先生?”一位穿深蓝西装的女士迎上来,“我是宏达建材的李经理。”
“您好。”刘好仃握手,“这边请。”
三人依次落座,投影仪亮起,PPT一页页翻过。
刘好仃讲得很清楚,从产品特性到生产流程,再到售后支持,每一项都简明扼要,没有一句废话。
“你们这个价格区间,是固定的吗?”其中一位代表问。
“目前是建议零售价,具体合作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订单量调整。”刘好仃回答,“如果长期合作,还可以考虑定制化服务。”
“听起来不错。”李经理点点头,“不过我们更关心的是供货周期。”
“我们现在可以做到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常规订单。”刘好仃顿了顿,“如果是加急项目,也能协调优先排产。”
会议结束时,李经理临走前拉住刘好仃:“刘先生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做我们华南区的独家代理?”
刘好仃愣了一下,笑着点头:“谢谢您的认可,我回去研究一下,尽快给您答复。”
回到厂里,刘好仃立刻召集团队开会。
“今天的情况比我预想的好。”他一边说一边把记录本摊开,“有两家对账期比较敏感,一家希望缩短付款周期,另一家则担心交货时间。”
“那我们怎么办?”小王问。
“分头准备两套方案。”刘好仃指了指黑板上的几个关键词,“一套以灵活账期为主,适合资金流稳定的客户;另一套强调快速交付,吸引急需产品的渠道。”
“那独家代理的事呢?”小张小心翼翼地问。
“这个得慎重。”刘好仃摸了摸下巴,“我们得评估一下产能和资源是否跟得上,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。”
接下来几天,刘好仃几乎没怎么合眼。白天跑工厂,晚上改方案,连吃饭都是边看资料边扒几口。
周三上午十点,刘好仃提前半小时到了建材超市总部。
大厅很宽敞,大理石地面映出天花板的灯光,显得格外明亮。他坐在等候区,手里拿着一份合同草案,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纸面。
“刘先生?”前台小姐叫了他的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