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,手里捏着一份皱巴巴的名单。晨风从厂区东头吹过来,卷起几片碎玻璃渣,在地上打着旋儿。
他深吸了一口气,把名单摊平了些,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帮人拢到一块儿。
研发小组的事儿,昨晚在办公室定下来了。可真正要落地,才知道有多难。
第一关就是人。
厂里能干活的人不少,但真能动脑子、愿意花时间搞新东西的,不多。
“小李今天上夜班,得等下午。”
“老陈最近身体不太舒服,怕是腾不出精力。”
“阿强倒是愿意干,但他那脾气……”
刘好仃一边走一边念叨,像在跟自己说话,又像在给风打气。
他先去了质检组,找到了小张。
“你不是一直说想做点有挑战的事?”
小张抬头看了他一眼,手里的放大镜还在看一块玻璃的边缘:“挑战?我这天天挑毛病还不够挑战?”
“新产品开发,你来当质检顾问。”
“啥产品?”
“还没影呢。”
“那你让我去干嘛?”
“看着别翻车呗。”
小张笑了:“你这是把我当刹车呢?”
“不光是刹车,还是导航。”
小张沉默了几秒,点了点头:“行吧,反正我也闲着长霉。”
接着是技术部的小王。
“你要是能抽出半天时间,工资照算。”
“那我得和班长打个招呼。”
“我已经说了,没问题。”
“那你打算做什么产品?”
“客户需要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。”
“听起来挺靠谱的。”
“那就来吧。”
就这样,一个中午过去,刘好仃跑了五个班组,拉到了七个人。
回到车间门口时,太阳已经升得老高,晒得铁皮棚顶吱呀作响。
他靠在墙边,掏出笔记本,把名字一个个写上去。
写着写着,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喊:
“刘师傅,听说你要搞新产品?”
回头一看,是个年轻技工,叫阿辉。
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“消息传得快呗。隔壁厂好像也在搞新型玻璃,说是能防紫外线还节能。”
刘好仃没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,把“阿辉”两个字也添了上去。
仓库角落临时搭起的会议区,比想象中还寒酸。
叉车把几个纸箱堆成一圈,权当椅子;墙上贴了块白板,用胶带固定住一角;旁边还有半袋没拆封的饼干,不知是谁顺手带来的。
“欢迎各位来到‘未来玻璃研发中心’。”刘好仃笑着坐下,“虽然地方简陋点,但咱们的目标不小。”
小张叼着根笔,笑出声:“这地儿连空调都没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