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慈悲,普渡众生,但不应如此滥施慈悲!善者无论身处何地皆为佛,作恶之徒即便位居朝堂也是魔!”
雍和帝高声喝道:“好!好一句‘作恶之徒位居朝堂也是魔’!如尘,朕问你,若朕将此事交付于你,你能胜任否?”
如尘沉声答道:“能!小僧愿以性命证明佛法真谛!佛非仅金身庄严,心怀正念者亦为信徒!”
雍和帝未待他人反对,便道:“诏告天下,封如尘大师为妙法仙师,刑部、大理寺、道录司全力协作,即刻彻查天下佛教!”
养心殿内,雍和帝眉头紧锁:“朕本以为反对者寥寥,不曾想竟有这般多与佛教勾连之人。
幸而有如尘出面,否则灭佛绝非易事。
你回去后让锦衣卫配合一下,也好起到震慑作用。”
楚稷点头称是:“父皇宽心,即便有些许阻力,也无须忧心。
不过一年,父皇便可成就圣君之名,届时文臣武将皆会俯首听命。”
雍和帝大笑:“好!你这是为朕铺路,但眼下得益的是朕。”
他之所以始终支持楚稷,正是因楚稷目光长远,布局未来。
两人目标一致,此过程自是可接受的。
更何况,若能灭后金与蒙元,他确能成为功业远超太上皇的圣君!
当然,这些功绩也需与太上皇共享,毕竟如今太上皇名义上仍在训政中。
放下奏折,雍和帝说道:“今日不必久留,看完奏折后你便出宫,去林府与林如海商议灭佛后续事务。”
楚稷摇头道:
治局那边事务繁杂,先处理完这几日再说。
灭佛计划虽重要,但户部人才济济,林大人自有应对之策,此事我不便多插手。”
雍和帝闻言失笑,未再言语。
他对楚稷最满意的便是其懂得进退。
唉,你大皇兄毫无长进,竟在朝堂上提议出兵高丽,还对几位尚书出言不敬。
楚稷笑道:“这并非他的错,他不知三线开战的计划,也不了解户部的难处。
他想做些事引起父皇注意,也能理解。”
他此话发自内心,并非敷衍。
在他看来,楚秀和楚秩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。
若连他们都需在意,又何谈争夺储位?自己的段位远超他们,岂会被其困扰?
雍和帝无奈道:“若他能如你这般懂事,我也不会如此操心。
近来可有去看你二哥?”
楚稷挠头答道:“去过,他仍不见我。
洛哲亦去多次,均未能相见。”
雍和帝冷笑:“他还记恨着朕呢!要不是你为他说情,早就剥夺他的身份了!连你大哥都没去过,你倒是用心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