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这就像前世国家开发的方式,逐步将国有工厂转为个人经营。
不过整体掌控权仍在国家手中,这种事不能多说,容易受限制,大概意思就是这样……
商国舅摸着胡须说道:“这么说来,商家的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。”
楚稷摇头正色道:“话不能这么讲,与朝廷相比确实少了些,因为户部会从所有厂子里抽税。
但对个人而言,虽然和工部合作后每年只分得一成利润,但由于水泥和纺织品产量很高,依然有利可图。”
“而且纺织品还要看质量与样式,最优质的自然会挑选出来与皇家银行合作,用于海外贸易。
水泥虽仅在国内流通,但国内对水泥的需求量极大!”
“在未来三四十年内,水泥都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
户部要征税,各地官府要收税,个人也需要缴税。
这些商品价格统一,没有竞争压价的问题。”
这里只有他们三人,说话自然无需顾忌。
商国舅皱眉思索,旁边的商墨突然行礼问道:
“王爷,若按照您所说,这岂不是朝廷只需提供生产技术,由个人负责建厂?就连招募流民务工这样的事也无需朝廷插手,那管理上呢?”
楚稷闻言挑挑眉,笑着回应:“管理权归个人,不过官府会进行监督。
此外,还会不定期下达生产或支援的任务。”
这两个概念简单易懂,商墨点头后又问:“朝廷能否确保每年都收购所产水泥与纺织品?如果某一省份的工厂承包后,发现本地仍有巨大市场需求,是否可在其他县增设工厂?”
楚稷听罢眼睛一亮,仔细打量商墨后夸赞道:“难怪舅舅带你们来,果然机敏过人!本王可以明确告诉你,朝廷承诺全部收购,只愁供不应求。”
“至于新增工厂,不是个人能决定的,需经朝廷派员核实。
若确有需求且条件允许,可批准设立分厂。”
商墨恭敬施礼道:“多谢王爷指点,在下冒昧了。”
楚稷对这位年轻人印象极佳,知礼守节且思路清晰。
转头问商国舅:“我身边正缺个帮手打理冶造局事务。”
商国舅暗喜,故意问:“不是有卫宇吗?”
楚稷同样高兴,这表明商国舅已深入了解自己情况,才会特意带上商墨前来!
商墨是商国舅对自己的一次重要投入,也是他唯一的皇室投资!
楚稷笑道:“卫宇确实是难得的人才,但他精力有限,只能专注于一件事。
所以我让他专攻火器,其余事务则需另觅人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