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文听后眉头舒展,又问:“这些工厂虽属朝廷,但如何获利?难道每府每县都要设厂?不会太多了吗?”
楚稷笑着摇头:“哪能每个地方都建厂,这只是个说法罢了。
现在只在各府设厂,县里除非特别富裕才行。”
他继续解释盈利方式:“水泥一部分卖给官府修路、桥梁、水渠,另一部分售予个人用于建房或庄园建设。”
“至于工部,则需保留大量水泥用于边防设施的修建。
纺织品则专注于高端市场,专供皇家银行和国外贸易,避免与民争利。”
崔文眼中光芒渐盛,兴奋地追问:“回笼资金是否无需交给户部?”
楚稷嘴角微抽,苦笑道:“三成归冶造局,五成给户部,剩下两成才归工部。”
通常工部不得留存资金,所有收入均需入国库。
然而这次冶造局以‘专利’名义参与,具体事务交由工部主导。
如此一来,外派官员和工匠需有激励机制,而作为皇室所属的冶造局,工部仍需履行职责。
若皇室有新工程,也不必再向户部申请经费。
楚稷此举实际上是提升了皇权,削弱了户部对皇室的影响。
既然工部有了额外收入,其他六部岂会无动于衷?
随着皇家银行与冶造局的发展,这笔钱只会越来越多。
六部的长官怎会不心动?即便他们不动心,下属官员也会有想法。
崔文欣喜道:“两成已足够!”
楚稷好奇追问:“崔尚书为何如此高兴?不妨也告知老夫,让我一同分享这份喜悦!”
门外走进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,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。
来人正是商国舅。
商国舅刚进屋便“哎呦”
一声说道:“王爷也在啊,真是巧了!”
楚稷笑着回应:“国舅爷就别取笑我了,在您面前我们这些王爷都算晚辈。”
商国舅大笑,转头对身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说道:“还不快给王爷行礼!这位是王爷,这是我家晚辈商墨。”
商墨恭敬地上前行礼道:“商墨见过王爷。”
楚稷热情地回应,但旁边的崔文却一脸苦恼。
“天啊,为什么偏偏在这里见到工部的人,还让我碰上!这不是为难我吗!”
工部后堂。
楚稷笑着向商国舅详细讲述了冶造局与工部的合作事宜,特别是其中的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