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氏集团的董事会会议室里,红木长桌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边。林震东坐在主位上,指节叩了叩桌面——这个动作他做了三十年,每次开会前敲三下,意味着“有重要决定要宣布”。今天的声音却比往常轻些,像是怕惊扰了满室浮动的尘埃。
“诸位都是跟着我打拼过的老人,”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六位董事,最后落在林悦身上,“从今天起,林氏集团的董事长职位,由林悦接任。”
话音刚落,坐在末席的赵副总就猛地抬起头,茶杯盖磕在杯沿上,发出清脆的响。他是林震东的发小,从码头扛包时就跟着林家人,此刻喉结滚动着:“震东,这……是不是太急了?悦悦毕竟才二十八,集团里多少事等着拿主意,她能顶得住?”
林悦放在桌下的手轻轻蜷起。她知道赵叔的顾虑。上周老码头的拆迁补偿方案讨论会,她力排众议,把原定的“按工龄补偿”改成了“工龄+技能评级”,直接触动了几个老员工的利益——那些人是赵副总带出来的徒弟,此刻正堵在集团楼下,举着“还我血汗钱”的牌子。
“赵叔,”林悦的声音平稳得像涨潮时的海平面,“技能评级标准是人事部联合工会制定的,码头电工、吊车司机这些技术岗,补偿系数比普通搬运工高30%,这是为了鼓励大家学新技术。您徒弟小王,上个月刚考了高级电工证,按新方案能多拿五万,他昨天还给我发消息道谢呢。”
她推过去一份文件,上面附着所有员工的补偿明细,用红笔标好了新增福利:“而且我加了条,愿意转岗去联合集团智能仓储中心的,免试入职,薪资上浮15%。”
林震东看着女儿挺直的脊背,忽然想起她十八岁那年,第一次跟着他来码头,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吊臂下,被柴油味呛得直皱眉,却倔强地说“爸,我以后要让这里的工人都能坐在办公室里操作机器”。那时他只当是孩子话,此刻才明白,有些种子早在心里发了芽。
“我补充两句。”沈逸辰的声音适时响起。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西装,和林悦的白色套装形成柔和的呼应。作为林沈联盟的联席主席,他列席了这场林氏内部会议,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,直到此刻才开口,“智能仓储中心的第一批培训名额,优先给林氏的老员工。逸飞已经把课程表拟好了,从基础的电脑操作到物联网系统应用,分三个月递进,考核合格的直接签正式合同。”
他说的逸飞,是沈氏的技术总监,也是他的堂弟。这番话看似在帮林悦解围,实则是在传递一个信号:林沈联盟不是空话,林悦的决定背后,有整个联盟的资源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