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一幅油画,尺寸不大,约莫六十乘八十厘米,画的是一片夏日的向日葵花田。金黄色的花盘在炽烈的阳光下绽放,花瓣像燃烧的火焰,花茎却呈现出一种近乎倔强的深绿色,背景是低沉的、带着风暴气息的灰蓝色天空。这幅画的风格并不输于任何一位她熟知的大师,笔触略显生涩,色彩却充满了一种原始的、蓬勃的生命力。
林悦记得,这是母亲苏晚生前最爱的画作。母亲是大学里的艺术史讲师,家里收藏了不少画册和复制品,但她唯独对这幅不知作者、来历不明的向日葵情有独钟,总是说“这画里有光,有她见过的最美的太阳”。母亲去世那年,林悦才十岁,她只模糊记得母亲躺在病床上,手里还紧紧攥着这幅画的一张小照片,喃喃地说:“阿栋,替我收好……那是……”后面的话被咳嗽打断,成了永远的谜。
父亲对这幅画的态度一直很复杂,他从不提及画的来历,只是在母亲去世后,亲自把它挂在了书房最显眼的位置,仿佛那是一个需要被供奉起来的符号。林悦小时候问过父亲,这画是谁画的,父亲只是淡淡地说:“一个老朋友送的,你妈妈喜欢。”便不再多言。
此刻,看着画中那片燃烧的向日葵,林悦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。密码提示……母亲生前最爱的画作?
她猛地转向文件盒,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跳动。也许,密码就藏在这幅画里?
但密码通常是数字,一幅画怎么会有数字呢?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走到画前,仔细端详。画面上没有任何数字标记,笔触之间也没有隐藏的符号。她伸出手,轻轻抚摸画布,质地粗糙,颜料堆积处有些凹凸不平。
“妈妈,你最爱的这幅画,到底藏着什么?”她低声自语,视线落在画中最显眼的那朵向日葵上。花瓣的数量?她数了数,那朵花有三十八片花瓣。三十八?是母亲的年龄吗?母亲去世时是三十七岁……不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