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字铿锵,句句孤傲。开篇便点明梅花仙品,不屑与凡花争春;颔联以“疏影暗香”对“孤标劲骨”,一柔一刚,尽显梅之清幽与坚韧;颈联“寒侵玉蕊魂逾洁,雪压檀心色更浓”,更是将梅花在酷寒中愈发高洁、愈发绚烂的品性推向极致;尾联以“冲寒先笑”作结,那份睥睨严寒、引领春信的傲然与自信,力透纸背!这已不仅是在咏梅,更是在写她自己那颗孤高不屈的心!
几乎就在黛玉落笔的同时,贾瑛也懒洋洋地收回了看鹦鹉的目光。他随手将果核丢进渣斗,接过秋水递来的笔,看也不看那争奇斗艳的红梅,目光仿佛穿透了荣庆堂的屋顶,看到了更寥廓的天地与更酷烈的风霜。他嘴角勾起一丝近乎顽劣的笑意,提笔便写,一挥而就,然后将笔一丢,又恢复了那副懒散模样。
贾政作为席间最“方正”的读书人,被贾母点了将,负责品评诸作。他板着脸,先拿起宝玉的。宝玉的诗依旧是浓词艳赋,堆砌辞藻,咏的是梅花如何娇美如佳人。贾政看得眉头紧锁,强压着不悦,勉强说了句“尚可,只是脂粉气太重”,便放到一边。接着是薛宝钗的,她写的是:
珍重芳姿昼掩门,自携手瓮灌苔盆。
胭脂洗出秋阶影,冰雪招来露砌魂。
淡极始知花更艳,愁多焉得玉无痕?
欲偿白帝宜清洁,不语婷婷日又昏。
诗作端庄工丽,含蓄蕴藉,“淡极始知花更艳”一句更是她处世哲学的写照。贾政捋着胡须,微微颔首:“宝钗此作,含蓄浑厚,有大家风范,好。”王夫人和薛姨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待拿起林黛玉的诗稿,贾政初时眉头微皱,觉得锋芒太露,不够含蓄。但读至“寒侵玉蕊魂逾洁,雪压檀心色更浓”时,眼中也不禁掠过一丝激赏,再看到尾联“冲寒先已笑东风”,那股子孤傲劲拔之气扑面而来,不由得低声赞了句:“此句……甚有骨力!清绝孤高,不同凡响!”这评价一出,席间气氛微妙地一滞。贾母脸上的笑容淡了些。
最后,贾政拿起了贾瑛那张墨迹淋漓的纸。只扫了一眼标题——《卜算子·咏梅》,眉头便是一跳。待读下去:
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