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和二年(公元88年,戊子年)
春天,正月,济南王刘康、阜陵王刘延、中山王刘焉来京城朝见。章帝性格宽厚仁爱,非常重视亲情,所以济南王、中山王这两位叔父,每次多次入朝,都特别受到恩宠,而且各位兄弟也都留在京城,不打发他们回封国。章帝赏赐群臣的财物,超过了规定的制度,以至于仓库钱财都空了。何敞给宋由上书说:“连年水旱灾害,百姓没有收成。凉州边境一带,家家都遭受灾祸;中原内地各郡,公家和私人都财力匮乏。现在实在是应该减少膳食、节省用度的时候。国家的恩泽像天覆盖、地承载一样,但赏赐太过了,只听说年终腊祭的赏赐,从郎官往上,公卿、王侯往下,把国库都掏空了,损耗国家资财。想想公家的用度,都是百姓的血汗。圣明的君主赏赐,应该有等级制度;忠臣接受赏赐,也应该有个限度。所以夏禹得到玄圭,周公得到束帛。现在您地位尊贵、责任重大,对上应当匡正国家纲纪,对下应当帮助百姓过上对上生活,怎么能只是无所作为、不违背旨意就算了呢!您应该先端正自己来给下面的人做表率,退还得到的赏赐,趁机陈述得失,上奏让王侯回到封国,解除对苑囿的禁令,节省不必要的开支,救济抚恤穷困孤苦的人,这样恩泽就能向下顺畅传达,百姓就会喜悦安乐了。”宋由没有采纳他的建议。尚书南阳人宋意上疏说:“陛下极为孝顺,恩情深厚,以礼厚待宠爱诸王,把他们当作家人一样,他们乘车能进入殿门,就座时不用叩拜,还把自己的美食分给他们,削减自己的膳食,赏赐非常优厚。刘康、刘焉有幸以旁支亲属的身份,享有大国的封邑,陛下对他们的恩宠超越了礼制,礼遇敬重也过头了。按照《春秋》的大义,父辈、兄弟,在君主面前没有不称臣的,这是为了使尊贵和卑贱各安其位,加强主干、削弱枝叶。陛下德业兴盛,应当成为万世的典范,不应该因为私人恩情而损害上下的秩序,失去君臣之间正确的关系。另外,西平王刘羡等六位王爷,都已娶妻生子,成家立业,属官也配备齐全,应当早日前往封国,为子孙奠定基业;然而他们的宅第相互能望见,长期留在京城,骄横奢侈,僭越本分,所受的恩宠和俸禄太多了。陛下应该割舍不忍心的感情,以大义断绝私情,打发刘康、刘焉各自回到封国,让刘羡等人赶紧抓住合适时机前往,以满足众人的期望。”章帝还没来得及打发他们走。
壬辰日,章帝在章德前殿驾崩,年仅三十一岁。留下遗诏说:“不要修建寝庙,一切都依照先帝的制度。”
范晔评论说:魏文帝说汉明帝明察,汉章帝是忠厚长者。章帝一向了解人,厌恶汉明帝的苛刻,做事追求宽厚;侍奉明德太后,尽心尽力尽孝道;减轻徭役,简化赋税,百姓因此得到福泽;又用忠恕之道来行事,用礼乐制度来修饰。称他为忠厚长者,不也很合适吗!
太子即位,年仅十岁,尊窦皇后为皇太后。
三月丁酉日,按照遗诏改封西平王刘羡为陈王,六安王刘恭为彭城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