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水煮大明 > 第168章 动了奶酪

第168章 动了奶酪(2 / 2)

要知道,崇祯最恨的就是“奸臣”,毕竟他哥天启皇帝就是被魏忠贤这样的“奸臣”坑惨的。现在有人举报钱谦益是“神奸”,崇祯哪能忍?当即下诏革职,让他滚回老家常熟养老。

钱谦益的政治生涯,就这样从巅峰跌落谷底。曾经的东林党核心人物,如今成了“奸臣”的代名词,堪称“文人从政”的经典翻车案例。

张溥,这位明末最耀眼的青年才俊,集才华、勤勉、志向与悲悯于一身,堪称那个时代的精神标杆。他与张采于崇祯二年(1629年)在吴江创立的复社,如一声惊雷劈开沉闷的文坛,瞬间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文人风暴。

复社的崛起,不仅在于其惊人的规模——短短数年便汇聚数千名士子,更在于其精英密度之高。这里不仅是科举培训班,更是学术沙龙、政治俱乐部,甚至某种意义上的“文人联合国”。顾炎武、黄宗羲等后来名震天下的学者,都曾在此激扬文字;而复社成员在崇祯年间的科举考场更是所向披靡,进士及第者不计其数,状元、榜眼亦不乏其人。

复社的口号是“复兴古学”,但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八股文。他们借研习经典之名,行批判时弊之实,把科举考场变成舆论战场,把诗文唱和变成政治串联。他们抨击阉党余孽,讽刺贪官污吏,甚至直接上书皇帝,俨然成了大明王朝的“在野纪委”。一时间,复社的名号让贪官胆寒,让百姓振奋,俨然成了黑暗时代里最亮的一束光。

然而,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往往悲壮。复社的崛起加速了士大夫阶层的觉醒,却也耗尽了明朝最后的元气。他们挑战权贵,却无力改变腐朽的制度;他们唤醒民意,却找不到救国的良方。当李自成的铁骑攻破北京时,复社的精英们或殉国、或投降、或隐遁,曾经轰轰烈烈的文社,最终化作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曲挽歌。

最新小说: 斩神:买个奶茶都能穿 铜镜约 大宋权臣 玄德 宝可梦:开局搭档伊布从丰缘开始 称霸世界: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全大梁都在求我关天幕 庆熙风云录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:请卸甲 大楚武信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