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回到韩斌在去往白鹿洞前的第四日。
承古斋后院,檐下灯笼晕开暖黄的光圈。秦砚之独臂(左臂为精钢机关臂,右臂是血肉之躯)负于身后,覆盖着青铜眼罩的右半边脸隐在阴影里,仅存的左眼温和地注视着院中三个少年。今日的晚课是辨识古玉沁色与深渊污染的细微差别,此刻课业已毕。
“走了秦老板!明天再来听您讲那尊西周饕餮鼎!”李纲大喇喇地挥手,凡体境的气息沉稳,撞了下韩斌肩膀,“发什么呆?走了!”
“先生,学生告退。”吴德恭敬行礼,周身那丝微弱的阴阳生机流转平和。
韩斌揉了揉被李纲撞到的胳膊,咧嘴一笑,体内三道本源(儒、墨、阴阳)正疯狂冲撞,如同沸油烹煮经脉,体内深渊之种的冰冷与毁灭气息的灼热撕扯着他的神经,但他脸上笑容明朗,不见丝毫阴霾:“走了先生!李纲你再撞我,明天对练让你尝尝我新琢磨的步法!”
三人笑闹着推搡出门,少年的喧嚷声刺破玉城的暮色,渐渐融入远处夜市鼎沸的人声光影里。秦砚之立在门边,直到那充满生机的声响彻底消失,温和的目光才缓缓沉静下来,化作深潭般的凝重。他转身踱回院中,精钢锻造的左手机械臂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紫檀桌沿,左眼望向深沉的夜空,忧虑如同无声的潮汐,悄然漫过心头。
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夜幕彻底合拢之际——
墙角那片被岁月尘封、书架投下的最深重阴影,毫无征兆地蠕动起来。黑暗不再是背景,它如同粘稠的、具有生命的墨汁,被无形之手搅动、拉伸、凝聚。一道高大、挺拔、仿佛由最纯粹夜色雕琢而成的身影,悄无声息地从那片凝滞的墨色中“析”出。玄衣紧裹,勾勒出刚硬的线条,脸上覆盖着一张素白无纹、光洁如死水般的面具,只余一双眼睛——空洞,冰冷,如同两口通往绝对虚无的深井,吞噬着周遭所有的光线与温度。他的降临,瞬间抽干了院中最后一丝声响与生气,连鸣虫都噤若寒蝉。那毫无温度的目光,穿透空间,精准地锚定在韩斌身影消失的巷口,仿佛能捕捉到空气中残留的、唯有他能感知的、源自深渊最深处的冰冷悸动。
秦砚之搭在桌沿的精钢手指骤然收紧,关节发出细微刺耳的金属摩擦声。他没有回头,如同院中一尊沉默的古碑。
直到那玄衣人(王川)向前踏出一步。
靴底落在冰冷的青石板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