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父亲,明军已在漠北筑城设垒,且精锐骑兵正向更北处推进,显然誓要征服漠北!”马哈木忧心忡忡地对浩海达裕道。
“依你之见,下一步该如何行动?”浩海达裕皱眉问道。
“我们不能坐视不理,趁着瓦剌尚存实力,必须与鞑靼联手,将明军逐出漠北!”马哈木断言,“漠南已失,但漠北绝不能再失!”
“然而,各部首领近日纷纷提议,欲与大明朝廷和谈。”浩海达裕忧虑地说,“即便瓦剌与鞑靼联手,也未必能敌过明军。”
浩海达裕深知瓦剌内部并非团结一心,各部落首领各有打算。
一旦大明对瓦剌用兵,定有部落选择投降。
届时,瓦剌与鞑靼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。
明军已足够棘手,若内部再生分歧或叛乱,将是致命打击。
马哈木闻言焦急:“那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“你明日与其他部落首领一同觐见大明皇帝朱元璋,尝试通过谈判让明军撤退。
只要代价不过分,我们可先应承下来,待明军撤离后再作打算。”浩海达裕沉思后吩咐。
“我们去谈判?”马哈木皱眉,“该是鞑靼部落领头去谈才对!”
马哈木深知阿鲁台和鬼力赤不敢直面朱元璋,但鞑靼其他部落定会采取行动。
鞑靼仅剩捕鱼儿海小块领地,若朱元璋掌控狼居胥山,鞑靼将危在旦夕。
“鞑靼部落首领比我们更急,你带人前去便是!”浩海达裕道。
“若事不可行,务必速归,但切记,万不可让鞑靼部落全数归顺大明!”
浩海达裕严肃地告诫。
“我懂了,即刻去准备!”
马哈木点头应允,随即离开营帐。
鞑靼若真投降,对瓦剌绝非益事,马哈木即便要去调和,也定要将局势搅乱。
唯有让鞑靼与大明交战,才合瓦剌之利!
燕王朱棣接到朱元璋的会师命令,顿觉轻松许多。
这三个月的劳碌,他已忍无可忍。
当日,他便率全部骑兵直奔朱元璋所在地。
同时,晋王朱棡与宁王朱权亦从东路向狼居胥山进发。
数日后,三路大军在狼居胥山南的色尔格楞汇聚。
“老九,前方即是乌兰巴托?东边那山,可是狼居胥山?”
朱元璋首入漠北,更未曾至此圣地狼居胥山。
他望着前方连绵山脉,转头问朱松。
“正是!”
“狼居胥山,自古便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圣山,自匈奴至今,始终为这些民族所尊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