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点头赞同朱棣:“燕王所言极是。
自大明建国,鞑靼、瓦剌屡犯边境。
这些年,多少大明百姓命丧尔等之手,多少财物被抢,这笔账可曾算过?再者,长城外五百里、漠南之地,大明已占,无需割让。
此番北征,所求非区区漠南,而是整个漠北归于大明!”
使者们闻言,表情凝固。
朱元璋之意已明,要么全面投降,要么继续交战。
此番谈判,意义何在?
想让大明退兵,难如登天!
“你们皆有家眷族人吧?”朱元璋续道,“这些城池既建,你们的家眷族人皆可迁入居住,无需再奔波流离。”
“以牛羊换城中之屋,我们承诺最低价格,让你们得以安居乐业,岂不甚好?谁又愿意终日征战,流离失所,无法享受安稳生活?”
朱元璋转而向部落使者们劝说起来。
众使者闻言,面面相觑,神情各异。
显然,有人对朱元璋的提议颇为心动。
“大明皇帝,此举是否过于强硬?既然是谈判,为何毫无诚意?”
“我等草原部落,以放牧迁徙为生,为何要将我们束缚于城墙之内?是何用意?”
这时,马哈木愤怒的声音响起。
他不能让任何人轻易对朱元璋的提议心动,既然朱元璋决意征服漠北,那就必须破坏这次谈判!
“你是何人?”
朱松将目光转向马哈木,挑眉问道。
此人一番话便让谈判告吹,倒也有几分能耐。
的确,草原部落的生活就是放牧迁徙,让他们进城,意在同化。
日后,大漠草原将不再有草原部落,只有大明子民!
马哈木所言,直击要害。
“准格尔部,马哈木。”
“阁下便是名声在外的汉王殿下?”
“说起来,我们准格尔部与汉王殿下曾有不少商贸往来。
如今兵戈相见,是否不太合适?”
马哈木望向朱松,语气不善。
此人竟是马哈木!
历史上也算人物,曾与大明数次交战于朱棣北征之时,最终却死于草原部落之手。
“确实不妥,那商贸之事就此作罢,免得日后相见尴尬。”
“如此说来,谈判无望,你们是决心抵抗到底了?”
朱松轻笑一声,不置可否。
“大明无意与我们和谈,这怪不得我们!依我之见,战场上见真章更为直接!”马哈木被朱松激怒,声音冷冽,咬牙切齿。
父亲浩海达裕所言非虚,在家国利益前,与汉王的那些生意不过是个笑话,无需多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