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原本对汉王朱松不满的儒臣,此刻脸色极为难看。
户部尚书张紞最为高兴。
汉王朱松势力越强,对他越有利。
自汉中府归来,他察觉到昔日同僚开始疏远自己,但张紞并不在意。
身为户部尚书,掌管国家财政,其他部门就算对他不满又能怎样?有本事别跟户部打交道,这可能吗?
在张紞眼中,这些官员愚昧无知,看不出时局变化。
如今皇帝、太子及淮西勋贵几乎都站在汉王朱松一边,谁会傻到去招惹汉王?
尽管朝中儒臣对汉王朱松多有不满,此刻也只能无奈接受。
毕竟,御驾亲征的是朱元璋,谁敢质疑这份功绩?谁又能否认汉王朱松在此战中的贡献?这可是皇帝亲自证实的!
因此,朱标宣读捷报后,即便儒臣们难以接受,也不敢多言,无人敢轻举妄动。
如今的太子朱标,似乎全力支持汉王,态度坚决。
自汉中府归来之际,太子已罢黜众多朝臣,并亲自下令将他们囚禁于锦衣卫昭狱。
所幸的是,太子心存仁善,仅针对这些官员,未行株连之策,否则必将引发更大。
“吏部尚书詹徽何在?”朱标环视群臣,缓缓问道。
“臣在此,请太子殿下示下!”詹徽闻言,急忙出列恭敬回应。
“詹大人,此份乃父皇对西征功臣的封赏名单,你吏部先行审阅。”朱标言罢,命太监将朱元璋拟定的名单送至詹徽面前。
詹徽身为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,地位显赫,与蓝玉等人私交甚笃,亦是文官集团中少数能与淮西勋贵交好之人。
自汉中府归后,朱标直言不讳地告知詹徽,皇位终将传给汉王朱松,并道出其中缘由。
詹徽初闻此言,震惊不已,然稍作思索,便恍然大悟。
他似乎明白了户部尚书张紞为何会投向汉王阵营。
有皇帝与太子支持,汉王朱松掌控朝局,只是时间问题。
张紞运气极佳,作为六部尚书之首个倒向汉王者,据传在汉中助汉王处理诸多事务,日后汉王即位,他必将受到重用。
詹徽在朱标的劝说下,亦决定站队汉王朱松。
虽未公开表态,但他心中已明确立场。
当詹徽公布朱元璋的封赏名单后,群臣哗然。
特别是老爷子一次性赐予汉中四位将领爵位,此信号极为明显。
大明开国以来,从无藩王属官封爵之例。